青藏高原中部中生代OIB型玄武岩的识别: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环境

被引:122
作者
朱弟成 [1 ]
潘桂棠 [1 ]
莫宣学 [2 ]
王立全 [1 ]
赵志丹 [2 ]
廖忠礼 [1 ]
耿全如 [1 ]
董国臣 [2 ]
机构
[1] 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年代学;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中生代OIB型玄武岩; Dupal异常; 青藏高原中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45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目前对青藏高中部的蛇绿岩类型、形成环境及其深部地幔源区特征还缺乏很好的约束。在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本文展示了青藏高原中部龙木错—双湖缝合带嘎错玄武岩、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多玛、塔仁本玄武岩及那曲盆地西侧中生代玄武岩的单斜辉石Ar-Ar测年、锆石SHRIMP定年和地球化学及Sr,Nd,Pb同位素数据,以约束形成这些玄武岩的时代、构造环境和地幔源区特征。目前的数据表明:1羌塘双湖嘎错枕状玄武岩单斜辉石的中温坪年龄为232.5±2.4Ma,可能指示嘎错玄武岩浆活动发生于中三叠世晚期,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多玛枕状玄武岩、塔仁本玄武岩浆活动时代大约在早白垩世中晚期(110Ma左右);2在这些蛇绿混杂岩带中的玄武岩显示OIB而不是MORB型地球化学特征,双湖嘎错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介于峨眉山高Ti玄武岩与夏威夷碱性玄武岩之间;中晚三叠世那曲嘎加组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非常类似于夏威夷碱性玄武岩;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的早白垩世多玛玄武岩和塔仁本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可比于夏威夷碱性玄武岩;3双湖嘎错OIB型玄武岩可能形成于以增生楔为基底的裂谷环境而不是以洋壳为基底的大洋板内环境,那曲嘎加组OIB型玄武岩很可能形成于以弧内—弧前沉积物为基底的陆棚—陆坡环境下的裂谷背景,塔仁本和多玛OIB型玄武岩形成于以洋壳为基底的洋岛环境,这表明班公湖—怒江洋壳在大约110Ma时尚未彻底消亡,可能暗示班公湖—怒江洋盆的关闭时间明显晚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闭合的早期认识;4地球化学指标显示青藏高原中部中生代玄武岩未受到地壳物质或很少受到陆下岩石圈物质改造,一些相对新鲜样品的Nd,Pb组成似乎可以用来代表其地幔源区的成分特点,其高206Pb/204Pb比值(>18.5)指示羌塘双湖中晚三叠世嘎错玄武岩、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早白垩世洋岛玄武岩所代表的中生代特提斯地幔很可能不具“Dupal”异常。然而,由于研究程度的限制和缺乏更多的可靠数据,这种观察还需要进一步确认。
引用
收藏
页码:1312 / 1328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冈底斯造山带的时空结构及演化 [J].
潘桂棠 ;
莫宣学 ;
侯增谦 ;
朱弟成 ;
王立全 ;
李光明 ;
赵志丹 ;
耿全如 ;
廖忠礼 .
岩石学报, 2006, (03) :521-533
[2]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榴辉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J].
李才 ;
翟庆国 ;
董永胜 ;
黄小鹏 .
科学通报, 2006, (01) :70-74
[3]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中段上三叠统确哈拉群与下伏岩系角度不整合关系的发现及意义 [J].
陈玉禄 ;
张宽忠 ;
李关清 ;
尼玛次仁 ;
赵守仁 ;
陈国荣 .
地质通报, 2005, (07) :621-624
[4]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塔仁本洋岛型玄武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J].
王忠恒 ;
王永胜 ;
谢元和 ;
孙忠纲 ;
鲁宗林 ;
曲永贵 ;
李存直 ;
姜雪飞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5, (Z1) :155-162
[5]   青藏高原羌塘地区几个关键地质问题的思考 [J].
李才 ;
翟庆国 ;
程立人 ;
徐峰 ;
黄小鹏 .
地质通报, 2005, (04) :295-301
[6]   西藏羌塘角木日地区二叠纪蛇绿岩的地质特征及意义 [J].
翟庆国 ;
李才 ;
程立人 ;
张以春 .
地质通报, 2004, (12) :1228-1230
[7]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中苦橄岩与其共生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源区的约束 [J].
张招崇 ;
王福生 ;
郝艳丽 ;
JohnJ.Mahoney .
地质学报, 2004, (02) :171-180
[8]   青藏高原新生代埃达克质岩的厘定及其意义 [J].
赖绍聪 .
地学前缘, 2003, (04) :407-415
[9]   峨眉山玄武岩Sr、Nd、Pb同位素特征及其物源探讨 [J].
张招崇 ;
王福生 .
地球科学, 2003, (04) :431-439
[10]   地幔柱构造、大火成岩省及其地质效应 [J].
徐义刚 .
地学前缘, 2002, (04) :34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