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地流体动力学演化及其成矿效应——以广东富湾-长坑银金矿床为例

被引:7
作者
吕万军
李思田
刘少明
段振豪
张文淮
焦养泉
庄新国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揭阳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广东广州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湖北武汉,湖北武汉,广东揭阳,湖北武汉,
关键词
盆地; 流体; 成矿作用; 动力学; 金矿; 银矿;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2.03.002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文章以广东富湾_长坑层控银金矿床为实例 ,基于各阶段盆地中温度场、压力场和流动场的动力学演化过程与成矿效应的研究 ,发现盆地流体转变为成矿流体具有漫长的演化与更迭历程 ;构造演化和盆地的沉积充填特征 ,不仅直接影响着流体在盆地中的流动样式 ,而且直接影响着成矿物质空间存在形式的变化以及“流体_岩石”体系中各要素间的再分配。流体的大规模活动及大型矿床的形成与大幅度的构造运动、沉积作用、岩浆活动、火山活动等宏观地球动力作用有关 ,盆地边缘沟通深部的垂向断裂与浅部不整合面_侧向断裂交汇地段是成矿物质堆积的最佳场所
引用
收藏
页码:223 / 23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广东长坑金银矿床成矿流体成分及来源探讨 [J].
张文淮 ;
吕万军 ;
焦养泉 ;
李思田 .
岩石学报, 2000, (04) :521-527
[2]   粤中长坑金银矿成矿流体N2-Ar-He示踪体系及来源 [J].
孙晓明 ;
D.I.Norman ;
孙凯 ;
陈炳辉 ;
陈敬德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3) :240-246
[3]   广东富湾银矿脉状矿化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J].
梁华英 ;
夏萍 ;
王秀璋 ;
程景平 ;
张湖 ;
单强 ;
张国恒 .
地球化学, 1998, (03) :230-235
[4]   广东三水残留盆地特征及油气地质条件 [J].
严俊君 ;
金之钧 .
沉积学报, 1997, (01) :142-147+161
[5]   长坑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探讨 [J].
关康 ;
裘有守 ;
颜竹筠 .
贵金属地质, 1997, (01) :27-37
[6]   陕西金堆城斑岩钼矿成矿过程中热及流体传输的计算模拟 [J].
任启江,郭国章,冯祖钧,方长泉,解晓军 .
矿床地质, 1994, (01) :88-95
[7]  
广东长坑金、银矿地球化学特征.[J].杜均恩;马超槐;魏琳;.广东地质.1996, 01
[8]  
盆地动力学—基本思路与若干研究方法.[M].李思田等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9]  
热液成矿作用动力学.[M].於崇文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