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土区土壤剖面地温和水分变化规律

被引:23
作者
张科利 [1 ]
彭文英 [2 ]
王龙 [1 ]
付安平 [1 ]
徐香兰 [3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2] 首都经贸大学城市学院
[3]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东北黑土区; 季节性冻土; 地温; 土壤水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 [土壤物理学];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的结果使土壤在坡面上发生再分配,土壤腐殖质层厚度的空间变异增大。腐殖质层厚度的变化又引起地温和土壤水分等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地温和水分是影响和反映冻融侵蚀作用的重要因子,也是影响地表和土壤剖面物质运移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实测不同厚度腐殖质层剖面的地温和土壤水分,分析了地温和水分随时间和土壤剖面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腐殖质层厚度对土壤温度和含水量有显著影响,腐殖质层较厚的剖面解冻速度比薄层黑土区要慢,不同深度土层温度到达0℃的日期也不相同,腐殖质层较厚的剖面冻结时间要滞后1周左右。同时,腐殖质层较厚的黑土区土壤含水量明显大于薄层黑土区,土壤水分运移的深度范围也大。
引用
收藏
页码:314 / 3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黑土侵蚀速率及其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J].
阎百兴 ;
汤洁 .
地理研究, 2005, (04) :499-506
[2]   松花江三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J].
秦丽杰 ;
王宁 ;
张郁 ;
刘湘南 .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80-86
[3]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可蚀性及其应用研究 [J].
张科利 ;
蔡永明 ;
刘宝元 ;
江忠善 .
生态学报, 2001, (10) :1687-1695
[4]   土地盐碱化过程中的冻融作用机制——以吉林省西部平原为例 [J].
张殿发 ;
王世杰 .
水土保持通报, 2000, (06) :14-17
[5]   季节性冻土融冻层蓄水动态分析 [J].
王东生 ;
王秀清 ;
牟云勇 .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0, (02) :29-29
[6]   冻结滞水形成机制的探讨 [J].
那平山 ;
徐树林 .
冰川冻土, 1996, (03) :83-88
[7]   气候变暖和人为扰动对大兴安岭北坡多年冻土的影响──以阿木尔地区为例 [J].
顾钟炜 ;
周幼吾 .
地理学报, 1994, (02) :182-187
[8]   大兴安岭北部森林火灾对冻土水热状况的影响 [J].
周幼吾 ;
梁林恒 ;
顾钟炜 ;
梁凤仙 ;
张齐兵 .
冰川冻土, 1993, (01) :17-26
[9]   大兴安岭林区火灾后冻土环境的变化——以古莲河煤矿地区为例 [J].
梁林恒 ;
周幼吾 ;
王家澄 ;
高兴旺 .
冰川冻土, 1991, (01) :17-25
[10]   大兴安岭北部多年冻土地区地温特征 [J].
戴竞波 .
冰川冻土, 1982, (03) :5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