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双季稻生产机械化制约因子与发展对策

被引:106
作者
朱德峰
陈惠哲
徐一成
张玉屏
机构
[1] 中国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双季稻; 品种; 育秧; 机插秧; 机械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33.71 [水稻生产机械化];
学科分类号
082801 ;
摘要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双季稻种植面积占水稻总面积比例持续下降,从当时的71%下降到近年的40%左右。按单位土地面积计算,双季稻早晚两季产量比单季稻高57%左右,改单季稻为双季稻种植,在保持稻田面积不变情况下,可大幅提高种植面积和总产。双季稻种植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机械化程度较低,生产效益不高。制约双季稻全程机械化的关键是机插秧比例不高,特别是双季稻机插秧季节紧张,适宜机插搭配品种少,机插质量较差,及主要作业环节机械化不配套等。发展双季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途径是:选育和筛选一批适宜双季稻机械化生产的品种,优化双季稻机械化生产的品种搭配布局;创新一批双季稻机械化生产模式,完善关键环节技术模式;创制一批双季稻机械化生产的机械装备,实现机具装备配套;研发一批双季稻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推进农机农艺技术配套与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多效唑对我国水稻主导品种机插秧苗控高效应的研究 [J].
刘晓娜 ;
朱德峰 ;
陈惠哲 .
中国稻米, 2011, 17 (05) :14-17
[2]   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态势和目标任务 [J].
李斯华 .
北方水稻, 2011, 41 (02) :1-2
[3]   黑龙江省大中型水稻芽种生产设备的发展趋势附视频 [J].
赵忠良 ;
李含锋 ;
闫景凤 ;
张连萍 .
农机化研究, 2011, (02) :242-244
[4]   关于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路线选择的几个问题 [J].
白人朴 .
中国农机化, 2011, (01) :15-18+22
[5]   水稻双季机械化插秧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J].
孙健 ;
洪建军 ;
张建民 ;
杨筠文 .
上海农业科技, 2010, (03) :44-45
[6]   全球水稻生产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 [J].
朱德峰 ;
程式华 ;
张玉屏 ;
林贤青 ;
陈惠哲 .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 (03) :474-479
[7]   水稻机插秧发展与粮食安全 [J].
朱德峰 ;
陈惠哲 .
中国稻米, 2009, (06) :4-7
[8]   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及应用效果 [J].
陈惠哲 ;
朱德峰 ;
徐一成 .
中国稻米, 2009, (03) :5-7
[9]   不同播种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J].
何文洪 ;
陈惠哲 ;
朱德峰 ;
徐一成 ;
林贤青 ;
张玉屏 .
中国稻米, 2008, (03) :60-62
[10]   不同播量及育秧基质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J].
张卫星 ;
朱德峰 ;
林贤青 ;
徐一成 ;
林兴军 ;
陈惠哲 ;
张玉屏 .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01) :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