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祁雨沟金矿同位素地球化学和矿床成因分析

被引:39
作者
郭东升
陈衍景
祁进平
机构
[1]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秦岭造山带; 熊耳地体; 祁雨沟金矿; 同位素地球化学; 矿床成因;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7.02.010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祁雨沟金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熊耳地体,是典型的爆破角砾岩型金矿。本文全面总结并深入分析了祁雨沟金矿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资料,以氢—氧—碳同位素体系确定成矿流体由岩浆热液向大气降水热液演化,以碳—硫—铅同位素体系厘定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流体系统,以铅、碳同位素确定熊耳地体南侧的中—新元古代地层是不可缺少的成岩成矿物质来源之一。因此认为:在中生代华北与扬子板块碰撞造山过程中,熊耳地体南侧的陆壳板片沿马超营断裂俯冲到熊耳地体之下,通过变质脱水—熔融作用派生了祁雨沟岩浆—流体成矿系统,其成因可由碰撞造山成岩成矿与流体作用模式(即CMF模式)解释。
引用
收藏
页码:217 / 22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熊耳地体南侧中晚元古代地层碳氧同位素组成:CMF模式的证据 [J].
祁进平 ;
张静 ;
唐国军 .
岩石学报, 2005, (05) :1365-1372
[2]  
东秦岭上宫金矿流体成矿作用: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J]. 陈衍景,林治家,李晶,Franco Pirajno,王海华.矿物岩石. 2004(03)
[3]   CMF模式的排他性依据和造山型银矿实例:东秦岭铁炉坪银矿同位素地球化学 [J].
陈衍景 ;
隋颖慧 ;
Franco PIRAJNO .
岩石学报, 2003, (03) :551-568
[4]   熊耳裂陷印支期同位素地质年龄耦合性 [J].
任富根 ;
殷艳杰 ;
李双保 ;
赵家农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1, (04) :286-288
[5]   嵩县祁雨沟金矿成矿时代的40Ar-39Ar年代学证据 [J].
王义天 ;
毛景文 ;
卢欣祥 .
地质论评, 2001, (05) :551-555
[6]   河南康山金矿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对成岩成矿及流体作用模式的印证 [J].
王海华 ;
陈衍景 ;
高秀丽 .
矿床地质, 2001, (02) :190-198
[7]   河南祁雨沟热液角砾岩体型金矿床成矿流体研究 [J].
范宏瑞 ;
谢奕汉 ;
郑学正 ;
王英兰 .
岩石学报, 2000, (04) :559-563
[8]   陆内碰撞体制的流体作用模式及与成矿的关系——理论推导和东秦岭金矿床的研究结果 [J].
陈衍景 .
地学前缘, 1996, (04) :123-130
[9]   豫西熊耳山金矿床和银(铅)矿床铅同位素研究 [J].
陈旺 .
贵金属地质, 1995, (03) :168-176
[10]   河南祁雨沟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床成因讨论 [J].
罗镇宽,关康 .
贵金属地质, 1995, (0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