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划方法探讨

被引:74
作者
刘传明
李伯华
曾菊新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划; 矩阵分类; 综合集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 [城市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讨论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划方法,认为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应分为6类。区划时选择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分析单元,并遵循“复杂性系统工程—简单化假设处理—合理化分析识别”的总体思路;采用矩阵分类、矩阵分类与标准定位相结合两种路径,基于不同路径的主体功能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区划方法采用综合集成法,包括修正的熵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系统聚类法、矩阵判断、叠加分析和缓冲分析等;区划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县级行政区界限,但保持乡镇行政区的相对完整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构建新时期的中国区域规划体系 [J].
曾菊新 ;
刘传明 .
学习与实践, 2006, (11) :23-27
[2]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理论与实践的初步思考 [J].
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地区所课题组 ;
高国力 .
宏观经济管理, 2006, (10) :43-46
[3]   苏州地域开发适宜性分区 [J].
陈雯 ;
孙伟 ;
段学军 ;
陈江龙 .
地理学报, 2006, (08) :839-846
[4]   省域空间开发功能区划方法探讨 [J].
段学军 ;
陈雯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5) :540-545
[5]   复杂系统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 [J].
张文东 ;
易轶虎 .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85-90
[6]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其主要问题剖析 [J].
齐亚彬 .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5, (05) :7-11+46
[7]   90年代中国省级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析 [J].
张晓东 ;
池天河 .
地理研究, 2001, (04) :506-515
[8]   区域承载力定量研究方法探讨 [J].
毛汉英 ;
余丹林 .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04) :549-555
[9]   综合评价中确定权重向量的几种方法比较 [J].
王靖 ;
张金锁 .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1, (02) :52-57
[10]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论 [J].
朱启贵 .
合肥联合大学学报, 2000, (01)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