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广式酱油与日式酱油的风味物质差异研究

被引:23
作者
朱新贵
李学伟
曾小波
机构
[1] 李锦记(新会)食品有限公司
关键词
广式酱油; 日式酱油; 风味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64.21 [];
学科分类号
082203 ; 083203 ;
摘要
广式酱油和日式酱油在原料、微生物和工艺均有极大的差异。通过比较研究,广式酱油酱香、豉香浓郁,而日式酱油醇香、酯香和甜味更加突出。在氨基酸分析中,广式酱油的总游离氨基酸为5.220 g/100 m L,而日式酱油则为5.903 g/100 m L,但两者氨基酸种类的相对百分含量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鉴定出挥发性化合物134种,其中广式酱油的主要挥发性化合物为酯类(25.39%)、醇类(25.23%)、酸类(13.51%)、酮类(4.24%)、醛类(2.57%)、酚类(0.31%)和烷烃类(28.75%),而日式酱油主要为酯类(56.02%)、醇类(21.11%)、酸类(5.92%)、酮类(3.42%)、醛类(0.69%)、酚类(0.15%)和烷烃类(12.69%),酱油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含量及比例构成是引起两种酱油风味独特差异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Comparison of volatile components in fermented soybean pastes using 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and extraction (SDE) with sensory characterisation.[J].Seung-Joo Lee;Bomi Ahn.Food Chemistry.2008, 2
[2]   Volatile compounds in fermented and acid-hydrolyzed soy sauces [J].
Lee, SM ;
Seo, BC ;
Kim, YS .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2006, 71 (03) :C146-C156
[3]   Key odorants in various cheese types as determined by 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 [J].
Curioni, PMG ;
Bosset, JO .
INTERNATIONAL DAIRY JOURNAL, 2002, 12 (12) :959-984
[4]  
酱油科学与酿造技术.[M].包启安; 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5]  
大豆化学·加工工艺与应用.[M].(美)KeshunLiu著;江连洲主译;.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6]  
实用食物营养成分分析手册.[M].杨月欣;王光亚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7]   全大豆和脱脂大豆酿造酱油的差异化研究 [J].
李学伟 ;
朱新贵 ;
梁姚顺 ;
曾小波 .
中国酿造, 2015, 34 (01) :22-26
[8]   日本酱油种类及其酿造工艺特点 [J].
周长海 ;
徐文斌 ;
贾友刚 ;
李勇昊 ;
齐淑艳 .
中国酿造, 2011, (03) :13-16
[9]   酱油渣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其饲料化发展前景 [J].
马良 ;
王昌禄 ;
范寰 ;
王文杰 .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0, 27 (02) :25-28
[10]   酱油研究进展 [J].
黄持都 ;
鲁绯 ;
纪凤娣 ;
袁圆 .
中国酿造, 2009, (10) :7-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