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岷江阶地的变形估算龙门山断裂带中段晚第四纪滑动速率

被引:125
作者
马保起
苏刚
侯治华
舒赛兵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岷江阶地; 晚第四纪; 断裂滑动速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岷江都江堰—汶川段晚第四纪阶地面的变形量估算了龙门山断裂带中段的滑动速率。岷江及其支流发育3级晚第四纪河流阶地,阶地面的年龄分别约为10,20,50kaBP。阶地纵剖面在茂汶-汶川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和江油-灌县断裂处有明显的垂直变形。断裂活动具有间歇性特点,晚第四纪以来有过3期活动,其起始时间分别为50,20,10kaBP。依据各级阶地面年龄和变形量估算的茂汶-汶川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和江油-灌县断裂晚第四纪逆冲滑动速率分别为0.5,0.6~0.3,0.2mm/a;据阶地走滑位错估算的茂汶-汶川断裂和北川-映秀断裂的晚第四纪右旋走滑速率均约为1mm/a。现代河床之下发育很厚的河流堆积物表明,龙门山的构造抬升经历了较为复杂的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234 / 24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1]   龙门山逆断裂带中段的构造地貌学研究 [J].
赵小麟,邓起东,陈社发 .
地震地质, 1994, (04) :422-428
[12]  
龙门山中段推覆构造带及相关构造的演化历史和变形机制(一)[J]. 陈社发,邓起东,赵小麟,罗志立,刘树根.地震地质. 1994(04)
[13]   龙门山及其邻区的构造和地震活动及动力学 [J].
邓起东,陈社发,赵小麟 .
地震地质, 1994, (04) :389-403
[14]  
汾河南段河流阶地与新构造运动[J]. 杨景春,韩慕康,刘光勋,肖振敏.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 1987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