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的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

被引:19
作者
刘晓琼 [1 ]
刘彦随 [2 ]
机构
[1] 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城市与资源学系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生态脆弱区; 可持续发展评价; 大型能源开发; 榆林市;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9.05.017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榆林市地处晋陕蒙能源金三角的中心腹地,这里矿产资源极其丰富,每平方米地块平均蕴藏6 t煤,100m3天然气,140 t盐,被美誉为"中国的科威特",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后备基地。但是它属于我国北方农牧业交错区,是我国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资源的非可再生性,水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区域生态环境的极度脆弱性,加之多年来粗放型的资源开发使得榆林市生态、经济、社会价值损失巨大。因此,以榆林市为典型区,选取了榆林市生态环境,及经济社会方面的相关指标29项,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评价了近年大型能源开发下生态脆弱区榆林市资源环境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结果表明:资源环境是影响榆林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子,社会进步因子和经济发展因子次之。近年来,研究区可持续发展水平总体比较低下,表明榆林市大规模能源开发利用在创造巨量财富的同时,当地资源环境子系统也因此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贵阳市县域经济发展影响因子评价 [J].
段平忠 ;
丁振国 ;
胡冬梅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6) :60-63
[2]   江苏乡镇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及评价分析 [J].
蒋书明 .
江苏统计, 2003, (06) :16-18
[3]   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排序计算模型研究——以三西地区为例 [J].
徐建华 ;
卢艳 ;
岳文泽 ;
熊云波 .
干旱区地理, 2002, (01) :44-49
[4]   中国脆弱生态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J].
冷疏影 ;
刘燕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9, (02) :42-47
[5]  
榆林土地资源利用与评价[M]. 中国大地出版社 , 杨述河著, 2002
[6]  
层次分析法引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王莲芬,许树柏编著, 1990
[7]  
河北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价研究. 汪时辉. 华北电力大学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