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3号“韦帕”台风暴雨的中尺度数值研究和非对称性结构分析

被引:44
作者
周玲丽 [1 ]
翟国庆 [2 ]
王东海 [3 ]
王元 [4 ]
机构
[1] 浙江省气象台
[2]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3]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4]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关键词
中尺度数值模拟; 对流云团; 冷空气; 暖湿气流; 能量锋; 不对称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本文利用美国新一代中尺度数值模式WRF,结合多普勒雷达资料、卫星资料以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的再分析资料对发生在2007年9月17日~19日由第13号超强台风"韦帕"在浙江省引发的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降水过程主要是由台风外围暖湿的东南风急流和中高纬西风槽带来的北方干冷空气交汇造成的,前者为降水输送水汽和热量,后者则为对流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条件和不稳定能量。"韦帕"在登陆期间的降水和环流结构具有明显的不对称特征,主要的降水和对流活动发生在台风环流的西侧,台风环流呈现东暖湿西干冷的分布特点。冷暖空气的交汇在浙江沿海地区形成一条很强的能量锋,这也是对流系统发生最活跃和降水产生最集中的区域。沿着能量锋在对流层低层自北向南排列有多个中小尺度对流云团细胞,并一起构成了中尺度对流云带。随着台风登陆后向西北移动和北方冷空气的进一步侵入,对流云带的下风方不断有新的对流云团细胞产生并向下游传播。沿着能量锋上较强的风的垂直切变为对流云团的发展和维持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场。此外,北方弱冷空气侵入到低空,沿着近地面嵌入到暖湿空气的底部,与有利的地形条件一起对暖湿气团起到了有力的抬升作用,触发对流性天气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1046 / 105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2]   超强台风“韦帕”的暴雨机制及湿位涡分析 [J].
朱健 ;
罗律 .
气象科学, 2009, 29 (06) :742-748
[3]   台风“卡努”的数值模拟与非对称结构的分析 [J].
寇媛媛 ;
沈桐立 ;
徐海明 .
气象科学, 2009, 29 (05) :606-610
[4]   0505号“海棠”台风暴雨数值模拟试验和分析 [J].
周玲丽 ;
翟国庆 ;
王东法 ;
谷风鸣 ;
何斌 .
大气科学, 2009, 33 (03) :489-500
[5]   “海棠”台风降水非对称分布特征成因的定量分析 [J].
岳彩军 .
大气科学, 2009, 33 (01) :51-70
[6]   我国沿海地区近54a台风灾害风险特征分析 [J].
杨慧娟 ;
李宁 ;
雷飏 .
气象科学, 2007, (04) :413-418
[7]   台风Rananim登陆期间地形对其降水和结构影响的数值模拟试验 [J].
冀春晓 ;
薛根元 ;
赵放 ;
余贞寿 ;
张寒 .
大气科学, 2007, (02) :233-244
[8]   浙江省台风灾害及应急机制建设 [J].
吕振平 ;
姚月伟 .
灾害学, 2006, (03) :69-71
[9]   近10年中国台风暴雨研究进展 [J].
程正泉 ;
陈联寿 ;
徐祥德 ;
彭涛涌 .
气象, 2005, (12) :3-9
[10]   台风“玛姬”(9903)数值模拟试验 [J].
袁金南 ;
万齐林 .
热带气象学报, 2003, (03) :317-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