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7月21~22日鄂东沿江连日特大暴雨成因探讨

被引:60
作者
胡伯威
崔春光
房春花
不详
机构
[1] 武汉暴雨研究所!武汉
[2] 北京大学暴雨监测与预测国家实验室
[3] 北京
关键词
特大暴雨; 中尺度分析; 地形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分析了1998年7月21~22日连续两天发生在鄂东沿江的特大暴雨的环流背景特点和中尺度演变过程,并对其成因作了初步探讨。揭示了一种晚梅雨期特有的能把沿江东移的暴雨系统阻滞在鄂东形成持续和重复大暴雨的环流形势。结合当时的环境气流背景,讨论了大别山与鄂东南山地之间的NW-SE向河谷地形导致暴雨在夜间沿河谷产生和持续的可能机制。其中包括地形的机械和热力作用导致的中尺度环流变化,和在此情况下形成的一种长生命,强对流云系动态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479 / 49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暖切变型江淮梅雨锋结构及其形成和维持机制 [J].
胡伯威,彭广 .
大气科学, 1996, (04)
[2]   梅雨期长江流域两类气旋性扰动和暴雨 [J].
胡伯威,潘鄂芬 .
应用气象学报, 1996, (02) :138-144
[3]   梅雨锋上暴雨云团活动的个例分析 [J].
胡伯威 ;
潘鄂芬 ;
顾中华 .
应用气象学报, 1992, (01) :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