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纬环流对1998年7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短期变化的影响机制

被引:20
作者
任荣彩
刘屹岷
吴国雄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副热带高压; 短期变异机制; 数值试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4 [气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针对 1 998年 7月长江中下游地区二度梅期间副热带高压的短期演变特征 ,利用NCEP逐日资料 ,首先揭示了此期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发生东西断裂、副高单体发展的短期异常特征 ,进而指出了中高纬环流调整与副高短期变异的对应关系。在发现与中高纬环流调整相伴随的强冷空气是副高发生变异的关键因素的基础上 ,利用大气热力学基本原理 ,研究副高短期变异的动力机制 ,发现在副高边缘的冷暖空气活动通过与南北风发展直接关联 ,而影响副高的短期变异 ,是副高短期变异的重要机制之一。最后 ,利用R42L9/LASGIAP大气环流模式 ,通过敏感性数值试验证实了上述冷暖空气活动影响副高发生变异的动力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571 / 578+641 +641-64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1998年夏季中国暴雨洪涝灾害的气象水文特征 [J].
张顺利 ;
陶诗言 ;
张庆云 ;
张小玲 .
应用气象学报, 2001, (04) :442-457
[2]   副热带高压研究回顾及对几个基本问题的再认识 [J].
刘屹岷 ;
吴国雄 .
气象学报, 2000, (04) :500-512
[3]   1998年夏长江流域特大洪涝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J].
黄荣辉 ;
徐予红 ;
王鹏飞 ;
周连童 .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8, (04) :13-26
[4]   1998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气候背景和大尺度环流条件 [J].
陶诗言 ;
张庆云 ;
张顺利 .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8, (04) :3-12
[5]   LASG全球海洋-大气-陆面系统模式(GOALS/LASG)及其模拟研究 [J].
吴国雄 ;
张学洪 ;
刘辉 ;
俞永强 ;
金向泽 ;
郭裕福 ;
孙菽芬 ;
李伟平 ;
王标 ;
石广玉 .
应用气象学报, 1997, (S1) :16-29
[6]   有关付热带高压活动及其预报问题的研究 [J].
黄士松 .
大气科学 , 1978, (02) :159-168
[7]   夏季亚洲南部100毫巴流型的变化及其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退的关系 [J].
陶诗言 ;
朱福康 .
气象学报, 1964, (04) :385-396
[8]  
副热带高压形成和变异的动力学问题[M]. 科学出版社 , 吴国雄等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