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胁迫对冬小麦物质分配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被引:29
作者
於琍
于强
罗毅
刘敏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系 北京
[3] 合肥
关键词
水分亏缺; 冬小麦; 物质分配;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设置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和不同生育期受旱处理,研究土壤水分条件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从器官水平上详细考察了水分条件对小麦物质积累、分配以及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产量和耗水量关系。在相对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茎秆所占比例较小,为24%,穗部则占56%;而过度灌溉和水分亏缺条件下,茎秆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36%和37%,穗部比例相对较小,仅为43%和48%。各种条件下均以茎秆对产量的贡献量大。相对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茎秆对产量的贡献量最大,为0.308g/茎;水分亏缺条件下,叶鞘对产量贡献量较适宜土壤水分条件的叶鞘贡献量要大,分别为0.18克/茎和0.09克/茎;而过度灌溉条件下各器官对产量的贡献量均较小。根据实测产量和蒸散耗水量模拟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蒸散耗水量的关系可知:禹城地区在现有的肥力水平和栽培管理措施下冬小麦的理论最大产量为6240kg/hm2,蒸散耗水量为473mm,而获得最高水分利用效率的蒸散耗水量为403mm。由于该地区地下水埋深浅,地下水对冬小麦生育期需水量的补给作用明显,试验年份冬小麦拔节期至成熟期地下水补给量占同期耗水量的22%。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鲁西北平原冬小麦耗水过程与节水灌溉管理模式讨论 [J].
赵千钧 ;
罗毅 ;
欧阳竹 ;
柴怀堂 ;
刘传收 ;
盖广明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6) :600-608
[2]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与21世纪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 [J].
康绍忠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8, (01) :14-20
[3]   土壤深层供水对冬小麦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J].
李凤民 ;
郭安红 ;
雒梅 ;
赵松岭 .
应用生态学报, 1997, (06) :575-579
[4]   世界的水资源与灌溉农业 [J].
朱丕荣 .
世界农业, 1997, (01) :3-5
[5]   节水农业及其生理生态基础 [J].
山仑 ;
徐萌 .
应用生态学报, 1991, (01) :70-76
[6]   植物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和适应性——Ⅰ.抗逆性的一般概念和植物的抗涝性 [J].
汤章城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3, (03) :24-29
[7]  
非充分灌溉原理[M]. 水利电力出版社 , 陈亚新, 1995
[8]  
农田蒸发与作物耗水量研究[M]. 气象出版社 , 程维新等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