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作物航天育种20年的基本成就与展望

被引:179
作者
刘录祥
郭会君
赵林姝
古佳玉
赵世荣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
关键词
作物; 航天育种; 新品种; 突变种质; 发展战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35 [引变(诱变)和突变育种];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航天育种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开创的农作物诱变遗传改良的一种有效新途径。经过20年的探索发展,已建立了全国航天育种研究协作网,航天育种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水稻、小麦、棉花、青椒、番茄、芝麻、牧草等作物上育成和审定了40多个高产、优质、多抗的农作物新品种,并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获得了一批有可能对产量和品质等重要经济性状有突破性影响的罕见突变;航天诱变与地面模拟诱变育种技术创新取得显著进展;航天育种技术及其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与产业化、航天诱变机理探索等方面研究得到稳步推进。本文系统评述了我国航天育种20年来的基本成就,并根据当前研究和应用形势提出了发展战略。
引用
收藏
页码:589 / 592+601 +60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零磁空间处理选育紫花苜蓿品种农菁1号 [J].
张月学 ;
唐凤兰 ;
张弘强 ;
韩微波 ;
李道明 ;
刘杰淋 ;
蒿若超 ;
申忠宝 ;
刘录祥 .
核农学报, 2007, (01) :34-37
[2]   水稻空间诱变的遗传变异及突变体的AFLP分子标记 [J].
蒲志刚 ;
张志勇 ;
郑家奎 ;
向跃武 ;
张志雄 ;
蔡平钟 ;
文春描 .
核农学报, 2006, (06) :486-489
[3]   零磁空间诱发优质籼稻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J].
虞秋成 ;
刘录祥 ;
黄宝才 ;
张支明 ;
徐国沾 .
核农学报, 2006, (06) :497-499
[4]   高能混合粒子场辐照小麦M1代变异的SSR分析 [J].
韩微波 ;
刘录祥 ;
郭会君 ;
赵林姝 ;
李家才 ;
张少平 ;
王成社 ;
赵世荣 .
核农学报, 2006, (03) :165-168
[5]   空间搭载水稻种子后代基因组多态性及其与空间重离子辐射关系的探讨 [J].
骆艺 ;
王旭杰 ;
梅曼彤 ;
庄楚雄 ;
周峰 ;
卫增泉 ;
颉红梅 ;
姚涓 ;
赵均良 .
生物物理学报, 2006, (02) :131-138
[6]   太空环境诱导的草地早熟禾皱叶突变体蛋白质组学研究 [J].
韩蕾 ;
孙振元 ;
巨关升 ;
钱永强 ;
彭镇华 .
核农学报, 2005, (06) :417-420
[7]   高能混合粒子场诱变小麦的细胞学效应研究 [J].
刘录祥 ;
韩微波 ;
郭会君 ;
赵林姝 ;
赵世荣 ;
李家才 ;
王晶 ;
郑企成 .
核农学报, 2005, (05) :327-331
[8]   作物空间诱变效应及其地面模拟研究进展 [J].
刘录祥 ;
王晶 ;
赵林姝 ;
杨俊诚 ;
郭会君 ;
赵世荣 ;
郑企成 .
核农学报, 2004, (04) :247-251
[9]   零磁空间诱变小麦的生物效应研究 [J].
刘录祥 ;
王晶 ;
金海强 ;
张义丰 ;
赵林姝 ;
郑企成 ;
陈文华 ;
赵世荣 .
核农学报, 2002, (01) :2-7
[10]   “8885”返地卫星搭载对水稻种子遗传性的影响 [J].
蒋兴邨 ;
李金国 ;
陈芳远 ;
卢升安 ;
彭月华 ;
易小平 ;
杨存义 .
科学通报, 1991, (23) :18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