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沙条件下黄河下游二级悬河的发展过程

被引:13
作者
杨吉山
许炯心
廖建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河床演变; 二级悬河; 生产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147.1 [];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以大量实测横断面资料为基础,研究了1973 ̄1997年不同水沙过程对黄河下游二级悬河形成过程的影响。发现花园口至高村河段二级悬河集中形成于1985 ̄1997年的枯水阶段。高村以下河段二级悬河的形成可分两个阶段,1973 ̄1985年大水条件下是冲刷主槽和淤积滩地的时期,但是由于泥沙主要堆积在靠近滩唇的部位,造成河床横比降增大;1985 ̄1997年枯水条件下泥沙在主槽中大量淤积,导致二级悬河的形势更加严重。生产堤限制了泥沙的堆积范围,导致生产堤内滩地平均高程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生产堤外滩地平均高程增长速度,生产堤距较窄的河段生产堤内滩地平均高程增长速度较快,显示了生产堤对二级悬河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黄河下游“二级悬河”治理途径的探讨 [J].
曾庆华 ;
曾卫 .
泥沙研究, 2004, (02) :1-4
[2]   黄河山东段二级悬河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J].
杜玉海 ;
毕东升 ;
陈海峰 .
人民黄河, 2004, (01) :5-6+8
[3]   黄河濮阳河段二级悬河状况及治理措施 [J].
赵勇 ;
边鹏 ;
张遂芹 .
人民黄河, 2002, (12) :14-15
[4]   黄河下游“小水大灾”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J].
齐璞 ;
苏运启 .
人民黄河, 2002, (07) :12-13
[5]  
黄河下游“二级悬河”成因及治理对策.[M].黄河水利委员会编;廖义伟主编;.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
[6]  
黄河下游地上河发展趋势与环境后效.[M].叶青超等编著;.黄河水利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