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运筹对限水灌溉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32
作者
王敏
张胜全
方保停
郑强
张英华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关键词
氮肥运筹; 冬小麦; 节水; 氮素利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华北地区是中国小麦的主产区,也是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农业用水用肥过量正威胁着这个地区地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为此,笔者于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研究了不同氮肥措施对冬小麦产量、氮素和水分利用、以及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实验在春浇一水和春浇二水两种水分限制条件下,分别设7个氮肥处理,即在4个等级氮肥用量(分别为0、157.5kg/hm2、226.5kg/hm2、295.5kg/hm2,不包括有机肥中所含氮量)下,分设两种施肥方式(全部基施和基施+追施)。结果表明,施氮量和施氮方式相同时春浇二水冬小麦的产量高于春浇一水,二水穗粒数较一水高,千粒重则低于一水,一水耗水量较少,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高于二水;同一水分下不同施肥量及施肥方式对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同一施肥方式下在157.5 ̄295.5kg/hm2范围内,施肥量越大,氮素生理效率和氮肥生产力越低,施氮157.5kg/hm2时,氮收获指数均处在最高或较高水平;土壤硝态氮残留量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成熟期一水条件下土壤中硝态氮主要集中在上层(0 ̄80cm),二水条件下则主要分布在中下层。综合研究表明,在春浇一水条件下,施氮水平在157.5kg/hm2,且全部基施,能够获得与多量施肥相当的产量,且可提高氮肥和水分利用效率,减少硝态氮的淋洗和残留,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干旱缺水地区是比较合理的栽培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49 / 3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氮肥对节水栽培冬小麦产量、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J].
张霞 ;
罗延庆 ;
张胜全 ;
王敏 ;
郑强 ;
冯汉宇 ;
王志敏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4) :102-105
[2]   氮肥用量及施用时间对土体中硝态氮移动的影响 [J].
张树兰 ;
同延安 ;
梁东丽 ;
吕殿青 ;
Ove Emteryd .
土壤学报, 2004, (02) :270-277
[3]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NO3-N在土壤剖面的累积及移动 [J].
巨晓棠 ;
刘学军 ;
张福锁 .
土壤学报, 2003, (04) :538-546
[4]   冬小麦限水灌溉条件下土壤硝态氮变化与氮素平衡 [J].
李建民 ;
李世娟 ;
曾长立 ;
周殿玺 .
华北农学报, 2003, (02) :51-55
[5]   中国北方土壤硝态氮的累积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J].
巨晓棠 ;
张福锁 .
生态环境, 2003, (01) :24-28
[6]   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差异 [J].
李世娟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0, (04) :41-44
[7]   限水灌溉条件下冬小麦氮肥利用研究 [J].
李世娟 ;
周殿玺 ;
李建民 ;
王璞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5) :17-22
[8]   我国北方农用氮肥造成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调查 [J].
张维理 ;
田哲旭 ;
张宁 ;
李晓齐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5, (02) :82-89
[9]   旱地农田水肥相互作用的研究 [J].
王小彬 ;
高绪科 ;
蔡典雄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3, (03) :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