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生态足迹模型应用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91
作者
蒋依依
王仰麟
卜心国
王建华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2]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北京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数字城市与景观生态实验室
[3] 深圳
[4] 北京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数字城市与景观生态实验室
[5] 北京
关键词
生态足迹; 模型应用; 回顾与展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生态足迹模型的不断完善,其应用案例大量出现。文章回顾了国内外生态足迹模型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区域可持续发展度量、生态经济等领域所得到的广泛应用,以及生态足迹模型在应用过程所得到的修正,如采用投入产出分析以完善计算方法,采用地方生产力指标体系以体现区域特征,补充丰富土地划分类型,通过长时间序列研究以弥补原模型的静态缺点,并配合其他可持续发展指标以辅助相关政策制定等。文章最后对生态足迹模型今后的应用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1]   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深圳市可持续发展评价 [J].
李静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4, (04) :7-9
[2]   江阴市近5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J].
戴明忠 ;
盛学良 ;
不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4, (05) :482-487
[3]   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生态踩占模型及Ecological Footprint一词的翻译 [J].
匡耀求 ;
黄宁生 .
热带地理, 2004, (03) :298-301
[4]   商丘市居民生活消费生态足迹的时间序列分析 [J].
闵庆文 ;
余卫东 ;
成升魁 .
资源科学, 2004, (05) :125-131
[5]   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生态足迹方法及其应用——以南方丘陵山区郴州市为例 [J].
罗贞礼 ;
黄璜 .
热带地理, 2004, (02) :140-144
[6]   绥化市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生态足迹分析 [J].
周嘉 ;
尚金城 .
地理科学, 2004, (03) :333-338
[7]   西部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状况与土壤侵蚀关系研究 [J].
邸利 ;
孙鹏举 ;
李毅 ;
周莉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4, (01) :43-46
[8]   农牧交错带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其成因——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 [J].
常月明 ;
王心源 ;
沙俊英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 (01) :80-83
[9]   苏锡常地区生态足迹分析 [J].
白艳莹 ;
王效科 ;
欧阳志云 ;
苗鸿 .
资源科学, 2003, (06) :31-37
[10]   城市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以广州为例 [J].
郭秀锐 ;
杨居荣 ;
毛显强 .
地理研究, 2003, (05) :654-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