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西向伸展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79
作者
张进江
丁林
不详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伸展构造; 形成机制; 变形分解; 浅色花岗岩; 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西和南北向伸展是青藏高原最显著的地质特征之一。南北向伸展形成的东西走向伸展构造 ,主要包括藏南拆离系 (STDS) ,和沿喀喇昆仑—嘉黎断裂带 (KJFZ)发育的正断层体系。东西向伸展形成数目众多的南北走向伸展构造 ,它们切割青藏高原几乎所有的东西走向构造单元 ,包括羌塘地块、KJFZ和STDS等 ,说明东西向伸展以整体形式发生并同时波及整个青藏高原 ,而不是由以KJFZ和STDS为边界的不同地块的不均匀挤出所致。南北走向伸展构造在地表呈之字形 ,为南北向挤压形成的追踪张断裂 ;剖面上表现为被后期高角度正断层叠加的拆离断层 ,拆离断层形成于中 晚中新世而高角度正断层形成于上新世及以后。导致拆离断层的东西向伸展可能是南北向挤压的变形分解 ,后期高角度正断层作用可能是高原隆升后的垮塌所致。东西向伸展是控制青藏高原新生代浅色花岗岩和盆地形成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79 / 18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喜玛拉雅平行于造山带伸展——是垮塌的标志还是挤压隆升过程的产物?
    张进江
    丁林
    钟大赉
    周勇
    [J]. 科学通报, 1999, (19) : 2031 - 2036
  • [2] 东南亚及哀牢山红河构造带构造演化的讨论
    张进江
    钟大赉
    周勇
    [J]. 地质论评, 1999, (04) : 337 - 344
  • [3] 青藏高原的隆起过程及其机制探讨
    钟大赉
    丁林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 289 - 295
  • [4]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上新世以来快速抬升的裂变径迹证据
    丁林
    钟大赉
    潘裕生
    黄萱
    王庆隆
    不详
    [J]. 科学通报 , 1995, (16) : 1497 - 1500
  • [5] 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的探讨
    李吉均
    文世宣
    张青松
    王富葆
    郑本兴
    李炳元
    [J]. 中国科学, 1979, (06) : 608 - 616
  • [6] 中国地球物理图集[M]. 地质出版社 , 袁学诚主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