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侵蚀速率及其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被引:76
作者
阎百兴
汤洁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长春
[3] 长春
关键词
黑土; 137Cs示踪法; 侵蚀速率; 土壤质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利用137Cs示踪法,研究了东北黑土耕作土壤的流失厚度和速率,探讨了水土流失对土壤机械组成、有机质、土壤水分、容重及其N、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侵蚀坡面137Cs的分布深度在0~25cm,137Cs的活度在1246.05±85.90~1499.45±101.73Bq/m2,侵蚀厚度可达0.316~0.433mm/a,侵蚀强度3033.6~3940.3t/km2·a,已属于中度侵蚀水平。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质地粗化,从坡顶向坡底,耕层土壤有机质增加、容重变化不大,含水量增加,土壤养分的“贫化”现象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499 / 50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东北黑土中Cs背景值研究 [J].
阎百兴 ;
汤洁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4) :33-36
[2]   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J].
朱连奇 ;
许叔明 ;
陈沛云 .
地理研究, 2003, (04) :432-438
[3]   青海共和盆地土壤风蚀的137Cs法研究(Ⅰ)——137Cs分布特征 [J].
严平 ;
董光荣 ;
张信宝 ;
邹学勇 .
中国沙漠, 2003, (03) :62-68
[4]   人类干扰对土壤侵蚀及土壤质量的影响——以苏南宜兴低山丘陵区为例 [J].
张燕 ;
彭补拙 ;
高翔 ;
唐翔宇 ;
杨浩 .
地理科学, 2002, (03) :336-341
[5]   核素示踪法研究农耕地土壤侵蚀的定量模型及其评价 [J].
王晓燕 ;
田均良 .
土壤与环境, 2001, (04) :335-338
[6]   水土保持与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 [J].
代全厚 ;
许晓鸿 ;
杨兴浪 .
水土保持通报, 1999, (03) :61-64
[8]   三峡库区紫色土养分流失的试验研究 [J].
黄丽 ;
丁树文 ;
董舟 ;
蔡强国 ;
张光远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8, (01) :9-14+22
[9]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养分状况及养分流失 [J].
蔡崇法 ;
丁树文 ;
张光远 ;
黄丽 ;
王道合 .
地理研究, 1996, (03) :77-84
[10]   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现状、问题和对策 [J].
郭廷辅 .
地理研究, 1995, (04)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