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含氮化合物研究苏北盆地油气运移

被引:14
作者
侯建国
机构
[1] 江苏石油管理局!江苏
[2] 扬州
关键词
含氮化合物; 咔唑; 油气运移; 苏北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讨论了利用含氮化合物研究油气运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对苏北盆地油源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含氮化合物分布是有效的指示油气运聚方向的参数 ,也是重要的“油源指纹”化石。据此建立油气运移网络 ,可以指导勘探选区和部署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3+6 +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原油中吡咯类化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J].
李素梅 ;
王铁冠 ;
张爱云 ;
郭绍辉 ;
张水昌 .
沉积学报, 1999, (02) :147-152
[2]   塔里木盆地群4井原油吡咯类含氮化合物地球化学研究 [J].
刘洛夫 .
沉积学报, 1997, (02) :184-187
[3]   塔里木盆地原油中氮化物的分离及鉴定 [J].
向廷生,朱扬明,梅博文,朱俊章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1996, (04) :31-35
[4]   塔里木盆地群5井原油芳烃地球化学研究 [J].
刘洛夫,王伟华,徐新德,毛东风 .
沉积学报, 1996, (02) :49-57
[5]   含氮化合物与石油运移研究 [J].
刘洛夫 ;
徐新德 .
勘探家, 1996, (02) :33-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