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保护性耕作措施对粮草轮作系统土壤碳库及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苑广源 [1 ]
MUNYAMPIRWA Tito [2 ,3 ]
毛丽萍 [1 ]
张燕 [2 ,3 ]
杨宪龙 [1 ,2 ,3 ]
沈禹颖 [1 ,2 ,3 ]
机构
[1] 兰州大学草业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3]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粮草轮作系统; 保护性耕作措施; 土壤碳库; 碳库稳定性;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21.03.035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全球碳平衡及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其变化除了受气候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农业耕作措施的影响。为研究长期保护性耕作措施对黄土高原陇东地区玉米(Zea mays L.)-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轮作系统土壤碳库及碳库变化的影响,利用已进行16年传统耕作(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免耕(NT)、免耕+秸秆还田(NTS)的保护性耕作定位试验,探究0—200 cm土层土壤全碳、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碳库指数、碳库管理指数、碳库活度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连续进行16年保护性耕作措施能够显著增加0—5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及易氧化有机碳含量(P<0.05),对深层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影响不显著,相比T,TS、NT、NTS处理能够使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升高59.74%,58.43%,80.56%,使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分别升高49.80%,49.65%,53.17%。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碳库变化的影响随土层深度改变,其中TS、NT和NTS处理土壤碳库指数在0—10 cm土层显著高于10—20 cm土层,而土壤碳库活度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在10—20 cm土层显著高于0—10 cm土层,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是决定土壤碳库活度指数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16年的长期试验证明,免耕+秸秆还田处理是提升农田表层土壤碳库及稳定性的有效措施,研究结果可为探讨土壤固碳机理、优化黄土高原地区农田管理措施提供理论指导。
引用
收藏
页码:252 / 258+267 +26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长期保护性耕作土壤团聚体有机碳转化过程及机制.[D].王碧胜.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08
[2]  
基于多尺度分析的黄土高原保护性耕作系统下作物产量、土壤碳库与经济效益研究.[D].李舟.兰州大学.2018, 10
[3]  
Estimating active carbon for soil quality assessment: A simplified method for laboratory and field use.[J].Islam K.R.;Stine M.A.;Gruver J.B.;Samson Liebig S.E.;Weil R.R..American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griculture.2003, 1
[4]   Oxidizible organic carbon fractions and soil quality changes in an Oxic Paleustalf under different pasture leys [J].
Chan, KY ;
Bowman, A ;
Oates, A .
SOIL SCIENCE, 2001, 166 (01) :61-67
[5]  
生物质炭配施秸秆和有机肥对黄褐土团聚体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D].乔丹丹.河南农业大学.2018, 02
[6]  
碳、氮添加对藏北高寒草甸土壤碳、氮矿化及氮素转化速率的影响.[D].王喜明.兰州大学.2014, 03
[7]   深松与免耕频次对黄土旱塬春玉米田土壤团聚体与土壤碳库的影响 [J].
张琦 ;
王淑兰 ;
王浩 ;
刘朋召 ;
王旭敏 ;
张元红 ;
李昊昱 ;
王瑞 ;
王小利 ;
李军 .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 (14) :2840-2851
[8]   秸秆添加量对棕壤有机碳固定与周转的影响 [J].
孙竺鹤 ;
徐香茹 ;
裴久渤 ;
汪景宽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9, 50 (05) :536-542
[9]   保护性耕作对棕壤粒径分形特征及碳氮比分布的影响 [J].
王少博 ;
曹亚倩 ;
冯倩倩 ;
郭亮亮 ;
梁海 ;
王雪洁 ;
韩惠芳 ;
宁堂原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 25 (05) :792-804
[10]   湘中低山丘陵区坡面产流输沙对降雨、土壤类型及水保措施的综合响应特征 [J].
彭浩 ;
李忠武 ;
刘春 ;
王丹阳 ;
陈佳 ;
蒋婕妤 ;
张需琴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9, (02) :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