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的举国体制及其转型:新中国工业史的启示

被引:24
|
作者
王曙光 [1 ]
王丹莉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
关键词
科技进步; 高端制造业; 工业体制; 贸易战; 举国体制;
D O I
10.16110/j.cnki.issn2095-3151.2018.26.001
中图分类号
F429 [中国工业经济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摘要
中美贸易战启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科技进步与高端制造业发展。本文从经济史视角,系统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化和科技进步的路径选择,提出了"工业化阶段相关假说",即中国工业化进程和科技进步进程中的体制选择。受制于中国工业化的阶段,在工业化启动时期、工业化加速时期、工业化巅峰时期与完成时期这长达百年的工业化进程中,国家工业化的体制选择有重大区别,出现一种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渐变的历史大趋势。本文系统论述了传统举国体制的基本特征,进而深入探讨了未来在市场经济和开放条件下实施的举国体制转型,并根据对全球典型模式的借鉴,对促进科技进步的金融制度、知识产权制度、国家战略与财政制度、人才培育制度等进行了具体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3 +4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产权、治理与国有企业改革[M]. 企业管理出版社 , 王曙光, 2018
  • [2] 国外科技计划管理与改革[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2015
  • [3] 新中国应对“封锁”“禁运”历史考察[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董志凯, 2014
  • [4] 政府工作报告 .2 .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