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育对云雾山本氏针茅草地群落的影响

被引:23
作者
贾晓妮
程积民
万惠娥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云雾山; 本氏针茅群落; 群落特征; 封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以云雾山封育与未封区为对象,采用样线法进行调查,重点分析二者群落特征和地上生物量的变化,以期为退化草地植被恢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封育后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群落发生较大变化,物种数显著增加、演替差异明显,由未封区的本氏针茅+大针茅(S. gigantea)群落演替为封育后的大针茅+本氏针茅群落;未封区本氏针茅种群的优势地位明显加强,重要值明显大于封育区;封育与未封区群落的相似性系数为0.419;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修正的Simpson指数、Shannon-winner指数、Audair和Groff指数)均表现为封育区>未封区,而均匀度指数则相反;封育区地上生物量明显增加,其中禾本科、蔷薇科和杂类草占总生物量的比例均表现为封育>未封区,而菊科则相反。
引用
收藏
页码:272 / 27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云雾山封育草地土壤养分变化特征 [J].
程杰 ;
高亚军 .
草地学报, 2007, (03) :273-277
[2]   伊犁河谷春秋草场草地生态调查及其恢复对策 [J].
周斌 ;
乔木 ;
冯缨 .
生态学杂志, 2007, (04) :528-532
[3]   江河源区草地退化与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 [J].
陈全功 .
草业学报, 2007, (01) :10-15
[4]   围栏封育对青海湖地区芨芨草草原群落特征的影响 [J].
周国英 ;
陈桂琛 ;
韩友吉 ;
李锦萍 ;
宋文珠 .
中国草地学报, 2007, (01) :19-23
[5]   禁牧封育3年后退化草地生物量测定 [J].
桑永燕 ;
宁洪才 ;
屈海林 .
青海草业, 2006, (03) :7-9
[6]   围栏封育对矮化芦苇草地草群结构动态变化的影响 [J].
杨鹏翼 ;
喻文虎 ;
向金城 ;
陆飒 .
草业科学, 2006, (09) :12-14
[7]   禁牧封育对退化草地的改良效果 [J].
张东杰 ;
都耀庭 .
草原与草坪, 2006, (04) :52-54
[8]   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重建模式与演替过程研究 [J].
程积民 ;
万惠娥 ;
胡相明 .
草地学报, 2005, (04) :324-327+333
[9]   西部草地退化的原因分析与生态恢复措施探讨 [J].
龙瑞军 ;
董世魁 ;
胡自治 .
草原与草坪, 2005, (06) :3-7
[10]   退化高寒干旱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J].
祁彪 ;
张德罡 ;
丁玲玲 ;
张力 ;
汪玺 ;
杨予海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5) :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