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东北前寒武纪变质地层钕模式年龄初步研究

被引:21
作者
马长信
项新葵
机构
[1] 江西省地质矿产局大队
[2] 江西省地质矿产局大队 九江
[3] 九江
关键词
赣东北; 亏损地幔; 陆壳形成时间; 钕模式年龄; 寒武纪地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报道本区前寒武纪变质地层中一批钕模式年龄结果(TDM=1437.23—2741.40Ma,平均为1865.27Ma)。在再沉积过程中,由于当时地壳活动强烈,常有来自上地幔的火山物质混入,从而降低了 TDM值。由此认为,含火山物质较少的沉积岩之钕模式年龄(TDM=1924.52—2741.40Ma,平均 TDM=2272.81Ma,∑Nd=-10.15,(143)Nd/144Nd=0.512 1125),才能相对代表陆源区大陆地壳的实际形成年龄。推测本区及外围还有一个尚未出露的晚太古代陆壳,这个陆壳正是元古宙的陆源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5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赣东北古元古宙障公山群的钐钕同位素年龄新成果及其地质意义 [J].
马长信 .
科学通报, 1991, (19) :1518-1519
[2]   皖南前寒武纪花岗岩类中的岩石包体 [J].
徐夕生 ;
周新民 .
矿物岩石, 1991, (01) :24-28
[3]   华南扬子克拉通东南缘赣东北蛇绿岩的Sm-Nd同位素研究 [J].
周国庆 ;
赵建新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1, (02) :129-132
[4]   江南古陆南缘四堡群钐钕同位素年龄研究 [J].
毛景文 ;
张宗清 ;
董宝林 .
地质论评, 1990, (03) :264-268
[5]   安徽歙县伏川蛇绿岩套的Sm-Nd等时线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周新民 ;
邹海波 ;
杨杰东 ;
王银喜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9, (16) :1243-1245
[6]   江西北部前寒武纪地壳演化特征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J].
马长信 .
中国区域地质, 1988, (01) :37-43
[7]  
赣东北前震旦纪地质[M]. 地质出版社 , 马长信等著, 1992
[8]  
稳定同位素地质[M]. 原子能出版社 , 沈渭洲等地编,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