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产权强度对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影响

被引:21
作者
仇童伟 [1 ,2 ]
罗必良 [1 ,2 ]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
[2]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农业生产要素; 农地产权强度; 国家赋权; 社会认同; 行为能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 [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以往关于农地产权影响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研究大多借助农地产权稳定性或安全性概念,忽视了农地产权实施的层次性及其对农户行为规范的建构性。借助农地产权强度的理论概念不仅可以剖析国家赋权和社会认同对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影响,还可以考察二者作用的主体性差异。为此,本文阐述了国家赋权和社会认同对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影响,以及农地产权实施绩效对主体行为能力的依附性。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未引入和引入交叉项的Double Hurdle模型和OLS模型,利用全国9省(区)2 704户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地产权强度对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农地产权强度可区分为国家赋权、社会认同和行为能力,国家赋权和社会认同因农地要素和劳动力要素的属性差异对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存在差异化影响,行为能力则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经验分析结果发现,国家赋权会抑制农地转出和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并对行为能力较强的农户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相反,社会认同总体上对农地转出无显著影响,但会抑制行为能力较强的农户转出农地,并激励行为能力较弱的农户转出农地。由此可见,国家赋权与社会认同在配置农地要素上的效果趋同,但非农就业市场的政策主导决定了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更多地受国家赋权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国家赋权、村庄民主与土地产权的社会认同——基于农户的土地产权合法性、合理性和合意性认同 [J].
仇童伟 ;
李宁 .
公共管理学报, 2016, 13 (03) :71-88+156
[3]   Land tenure security and land investments in Northwest China [J].
Ma, Xianlei ;
Heerink, Nico ;
van Ierland, Ekko ;
van den Berg, Marrit ;
Shi, Xiaoping .
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 2013, 5 (02) :281-307
[4]  
Land rental market, off-farm employment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Southeast China: A plot-level case study[J] . Shuyi Feng,Nico Heerink,Ruerd Ruben,Futian Qu.China Economic Review . 2010 (4)
[5]  
Land Tenure Arrangements and Rural–Urban Migration in China[J] . Katrina Mullan.World Development . 2010 (1)
[6]   Are farm households' land renting and migration decisions inter-related in rural China? [J].
Feng, S. ;
Heerink, N. .
NJAS-WAGENINGEN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08, 55 (04) :345-362
[7]  
Land reform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 India: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J] . Maitreesh Ghatak,Sanchari Roy.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 200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