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熊耳山五丈山、花山、合峪花岗岩体与金成矿关系

被引:53
作者
王卫星
邓军
龚庆杰
韩志伟
吴发富
张改侠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豫西熊耳山; 五丈山、花山、合峪花岗岩; 金成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豫西地区是中国仅次于胶东地区的第二大产金基地,而熊耳山地区则是豫西重要的黄金成矿带之一。研究区内燕山期五丈山、花山、合峪三大花岗岩体与区内金的成矿作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三大岩体与金矿分布、成矿时间、物质来源等方面研究了二者之间的成生关系。研究认为:五丈山、花山、合峪花岗岩体与区内众多金矿床(点)显示出同空间的分布关系;岩体和金矿床均形成于燕山期,成矿与成岩在同阶段或稍晚于成岩阶段;在岩体和矿床铅同位素、硫同位素、氧同位素特征方面,显示出金成矿与五丈山、花山、合峪花岗岩体的同源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花岗岩类与我国金矿成矿关系 [J].
董建乐 ;
姜伟 .
黄金地质, 1998, (02) :68-74
[2]   秦岭造山带的造山过程及其动力学特征 [J].
张国伟 ;
孟庆任 ;
于在平 ;
孙勇 ;
周鼎武 ;
郭安林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3) :193-200
[3]   洛宁花山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的探讨 [J].
毕献武 ;
骆庭川 .
矿物学报, 1995, (04) :433-441
[4]   河南瑶沟金矿床形成机理 [J].
吴新国 ;
李文宣 .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1994, (06) :532-540
[5]   豫西花山花岗岩基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J].
范宏瑞,谢奕汉,王英兰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4, (01) :19-32
[6]  
豫西熊耳山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类时空演化与钼(金)成矿作用[D]. 李永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5
[7]  
区域地质综合研究的方法与实践[M]. 科学出版社 , 周鼎武主编, 2002
[8]  
秦岭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M]. 科学出版社 , 张国伟等著, 2001
[9]  
华北地台金成矿地质[M]. 科学出版社 , 胡受奚等主编, 1997
[10]  
华北地块南缘地质构造演化与成矿[M]. 冶金工业出版社 , 王志光等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