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浙皖地区二叠系硅质来源及其与油气关系的探讨

被引:15
作者
徐伟民
机构
[1] 不详
[2] 石油大学
[3] 不详
关键词
二叠系; 成岩; 交代作用; 大隆组; 变质作用; 硅质层; 栖霞组灰岩; 硅质岩; 燧石; 硅质生物; 油气关系; 孤峰组; 有机质丰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区的二叠系硅质岩类,主要由大量硅质生物遗骸溶解成溶胶状态的SiO2并保存在沉积物中,在成岩—后生阶段早期发生交代作用而形成。硅质交代作用填充孔隙,堵塞通道,降低岩石的原生孔隙和渗透性,不利于石油的初次运移和有机质进一步向烃类转化。然而,硅质岩质脆易裂,对于裂隙性原生油藏的形成是有利的。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浙江长兴栖霞组生物灰岩及其含油性 [J].
杨万容 ;
江纳言 ;
屈永隆 ;
冯之尧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1, (04) :299-313+396
[2]   安徽巢县下二叠统硅质岩的成因 [J].
孔庆玉 ;
龚与觐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6, (02) :171-17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