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致密砂岩储层的致密化机理与成岩流体演化——以东海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北部花港组为例

被引:30
作者
苏奥 [1 ,2 ]
陈红汉 [1 ]
王存武 [3 ]
李倩 [4 ]
李培军 [1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4]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
[5] 中海油研究总院
[6] 中国石化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研究院
[7] 不详
关键词
低渗致密储层; 成岩; 致密化; 流体; 西湖凹陷;
D O I
10.13247/j.cnki.jcumt.000468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热史-埋藏史、有机质成熟度演化史和成藏史,应用岩相学、流体包裹体、成岩矿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等手段对东海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北部花港组低渗致密砂岩储层的致密化机理、成岩流体演化和致密史与成藏史的匹配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低渗致密储层的主要成岩序列:早期方解石胶结—有效压实作用—(压溶)石英加大—有机酸溶蚀(伴生自生石英和高岭石)—高岭石的伊利石化—蒙脱石的伊利石化—含铁方解石胶结—下部热流(伴生自生石英和方解石胶结)—烃类充注.研究结果表明:强压实作用是储层低孔低渗最为主要的因素,它对减孔量的比重约占83%.绿泥石薄膜缺乏,压溶、长石溶蚀生成的自生石英和外源热流携带的石英使得石英加大异常发育以及碳酸盐胶结充填长石溶孔,是储层低孔的重要因素,对减孔比重分别约为10%和7%.大量自生伊利石"搭桥式"堵塞孔喉是低渗的重要因素.以上各种因素叠加造就了该区花港组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层.恢复的孔隙度演化史与成藏史显示,该区低渗致密砂岩储层为"先致密后成藏"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972 / 981+1029 +102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低渗透储集层成岩作用与孔渗演化——以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侏罗系三工河组为例
    葸克来
    操应长
    王艳忠
    Haile Beyene Girma
    张响响
    张江华
    金杰华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5, 42 (04) : 434 - 443
  • [2]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致密砂岩储层成岩成藏的耦合关系
    苏奥
    陈红汉
    陈旭
    马玉华
    杨文帅
    刘洪平
    李培军
    [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6 (03) : 1016 - 1026
  • [3] 西湖凹陷构造发育及其对平湖组煤系的控制——与黄县盆地对比分析
    李云波
    姜波
    赵志刚
    屈争辉
    蔡佳
    宫贺晏
    [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4, 43 (03) : 432 - 441
  • [4] Diagenetic fluid evolution and water-rock interaction model of carbonate cements in sandstone: An example from the reservoir sandstone of the Fourth Member of the Xujiahe Formation of the Xiaoquan-Fenggu area, Sichuan Province, China[J]. LIU SiBing,HUANG SiJing,SHEN ZhongMin,Lü ZhengXiang,SONG RongCai.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4(05)
  • [5] 以米氏旋回为标尺进行测井层序划分对比——以东海西湖凹陷古近-新近系地层为例
    袁学旭
    郭英海
    赵志刚
    沈玉林
    蔡佳
    张虎
    [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13, (05) : 766 - 773
  • [6] 东海西湖凹陷深盆气勘探前景探讨
    张建培
    余逸凡
    张田
    张绍亮
    唐贤君
    [J]. 中国海上油气, 2013, 25 (02) : 24 - 29+35
  • [7] 东海低渗气田高效开发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郭少儒
    张晓丹
    蔡华
    王群超
    吴琼
    蒋云鹏
    [J]. 中国海上油气, 2013, (02) : 46 - 48
  • [8] 西湖凹陷某构造花港组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张武
    徐发
    徐国盛
    高伟中
    唐健程
    [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2, (02) : 122 - 129
  • [9] 砂岩孔隙度演化定量模拟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延长组为例
    潘高峰
    刘震
    赵舒
    胡宗全
    胡小丹
    [J]. 石油学报, 2011, 32 (02) : 249 - 256
  • [10]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arbonate cemented zones adjacent to the top overpressured surface in the central Junggar Basin,NW China
    YANG Zhi1
    2 Key Laboratory of Tectonics and Petroleum Resource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3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OR
    4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5 Southwest Branch Company
    [J]. 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0, 53 (04) : 529 - 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