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灌水条件下分层施肥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李奔
王贵彦
陈召月
薛佳欣
陈宗培
宫宇
张江伟
段巍巍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华北作物改良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省作物生长调控实验室
关键词
分层施肥; 灌溉; 冬小麦; 产量; 耗水特性; 水分利用效率;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21.03.045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了明确分层施肥在不同灌水条件下对冬小麦产量、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黄淮海地区小麦高产高效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结合当地冬小麦灌溉制度采用水肥2因素裂区试验,水分为主区,施肥方式为副区,设置3个灌溉处理:春季不灌水(W0)、春季拔节期灌水(W1)、春季拔节期灌水+开花期灌水(W2),灌水量90 mm/次;2种施肥方式处理:常规施肥处理(F1)和分层施肥处理(F2),分析了不同灌水与施肥模式下冬小麦产量、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特点。结果表明:与F1相比,F2处理40—120 cm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冬小麦拔节期—开花期耗水强度和农田耗水量显著增加,其中以W2F2处理农田耗水量最高。分层施肥处理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较常规施肥提升14.2%~3.0%,其中以W1F2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在3种灌水条件下,分层施肥处理较常规施肥显者增加了冬小麦的单位面积穗数,产量增加19.8%~6.4%,其中W2 F2产量最高。因此,建议在水分充足地区,采取小麦春季灌溉拔节水和开花水结合底肥分层施用的管理方式;在水资源短缺地区,采取小麦春季灌溉拔节水结合底肥分层施用的管理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26 / 3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夏玉米根系活性、养分吸收和产量对不同施肥方式的响应 [J].
马阳 ;
吴敏 ;
刘晓明 ;
李赟虹 ;
张世卿 ;
王亚玲 ;
孙坤雁 ;
彭正萍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0, (05) :95-100
[2]   缓释肥分层底施对夏玉米生长、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J].
宫宇 ;
段巍巍 ;
王贵彦 ;
陈宗培 ;
陈召月 ;
薛佳欣 ;
李奔 .
河南农业科学, 2019, 48 (10) :41-46
[3]   新型耕作施肥方式下夏玉米田土壤水分分布和磷素利用研究 [J].
马阳 ;
吴敏 ;
郭献彬 ;
王亚玲 ;
李鸿池 ;
王艳群 ;
彭正萍 ;
郭丽果 .
水土保持学报, 2019, 33 (02) :98-102
[4]   底肥分层条施对冬小麦旗叶衰老和光合特性、籽粒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J].
闫恒辉 ;
温樱 ;
王东 .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52 (05) :813-821
[5]   施肥深度对不同水分条件下冬小麦根系特征及提水作用的影响 [J].
沈玉芳 ;
李世清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04) :65-73
[6]   普通肥、控释掺混肥分层施肥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J].
梁海 ;
陈宝成 ;
韩慧芳 ;
王少博 ;
王桂伟 ;
陈剑秋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8, (04) :240-245
[7]   土壤深层水和施肥深度对棉花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王远远 ;
乔露 ;
陈宗奎 ;
马卉 ;
夏军 ;
高宏云 ;
罗宏海 .
西北农业学报, 2018, 27 (06) :812-818
[8]   磷肥施用深度对夏玉米产量及根系分布的影响 [J].
杨云马 ;
孙彦铭 ;
贾良良 ;
贾树龙 ;
孟春香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8, (08) :1518-1526
[9]   控释尿素不同条施深度下鲜食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应 [J].
刘威 ;
周剑雄 ;
谢媛圆 ;
徐祥玉 ;
袁家富 ;
徐芳森 ;
熊汉锋 ;
熊又升 .
水土保持学报, 2018, 32 (01) :246-251+258
[10]  
灌水模式对冬小麦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J]. 马富举,杨程,张德奇,岳俊芹,王汉芳,邵运辉,方保停,李向东.应用生态学报.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