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造山带北部石竹河片麻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42
作者
谢智
陈江峰
张巽
高天山
戴圣潜
周泰禧
李惠民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实验室,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省地质调查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
关键词
片麻岩; 锆石U-Pb定年; 超高压变质; 印支期; 大别造山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070902 ;
摘要
大别造山带北部石竹河二长片麻岩的锆石 U- 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 ,其原岩形成时代为 70 7± 42 Ma,在 2 2 9±18Ma曾受到高温变质作用。这一结果表明印支期变质作用不仅反映在大别造山带南部的变质岩中 ,而且造山带北部的部分变质岩也保存了这一重要记录。大别造山带北部存在印支期变质年龄的片麻岩、榴辉岩或残留相表明 ,该地块与造山带南部一样是印支期板块俯冲碰撞中俯冲板块的一部分。华北和扬子板块的碰撞缝合线可能位于大别造山带的北侧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北大别主簿源花岗岩和片麻岩矿物的氧同位素平衡及其Rb-Sr年代学效应 [J].
谢智 ;
王峥嵘 ;
郑永飞 ;
陈江峰 ;
张巽 .
地球化学, 2001, (01) :95-101
[2]   大别山北部中酸性片麻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大地构造意义 [J].
刘贻灿 ;
徐树桐 ;
江来利 ;
陈冠宝 ;
吴维平 ;
苏文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9, (03) :222-229
[3]   北大别灰色片麻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背景 [J].
郑祥身 ;
金成伟 ;
翟明国 ;
石永红 .
岩石学报, 1999, (03) :350-358
[4]   大别山-苏鲁地体超高压变质年代学——Ⅱ.锆石U-Pb同位素体系 [J].
李曙光 ;
李惠民 ;
陈移之 ;
肖益林 ;
刘德良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3) :200-206
[5]   大别造山带变质岩和花岗岩的钕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J].
谢智,陈江峰,周泰禧,张巽 .
岩石学报, 1996, (03) :401-408
[6]   扬子陆块北缘地壳的钕同位素组成及其构造意义 [J].
李曙光,刘德良,陈移之,张宗清 .
地球化学, 1994, (S1) :10-17
[7]   大别山区(安徽部分)的构造格局和演化过程 [J].
徐树桐 ;
江来利 ;
刘贻灿 ;
张勇 .
地质学报, 1992, (01) :1-14+97
[8]   中国华北、华南陆块碰撞时代的钐-钕同位素年龄证据 [J].
李曙光 ;
S. R. Hart ;
郑双根 ;
郭安林 ;
刘德良 ;
张国伟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89, (03) :312-319
[9]  
Metamorphic evolution, mineral chemistry and thermobarometry of schists and orthogneisses hosting ultra-high pressure eclogites in the Dabieshan of central China[J] . D.A Carswell,R.N Wilson,M Zhai.LITHOS . 2000 (1)
[10]  
Crustal evolution of southeastern China: Nd and Sr isotopic evidence[J] . Jiangfeng Chen,Bor-ming Jahn.Tectonophysics . 19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