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土母质和种植制度对土壤pH和交换性铝的影响

被引:38
作者
郭荣发
杨杰文
机构
[1] 湛江海洋大学农学院,湛江海洋大学农学院广东湛江,广东湛江
关键词
pH; 交换性铝; 成土母质; 种植制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研究了我国南方 3种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酸性自然土壤的 p H与交换性铝含量状况和种植不同作物后它们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自然土壤的 p H平均值大小顺序为雷州半岛地区玄武岩发育砖红壤≤粤中花岗岩发育赤红壤 <粤北石灰岩发育红壤 ,土壤交换性铝含量的平均值的大小顺序为粤北石灰岩发育红壤 <雷州半岛地区玄武岩发育砖红壤 <粤中花岗岩发育赤红壤。种植茶树将使这 3种土壤的 p H显著降低 ,交换性铝的含量则将不同程度升高 ,最为明显的是种茶后石灰岩发育的茶园土的 p H在这 3种土壤中变为最低 ,交换性铝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大。种植水稻将提高土壤的 p H和交换性铝的含量。轮作花生后土壤的 p H也将上升 ,但受施用石灰的影响土壤交换性铝的含量将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984 / 99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广州市典型森林区酸雨的化学组成、季节变化及其成因探讨 [J].
徐义刚 ;
周光益 ;
吴仲民 ;
骆土寿 ;
何在成 .
生态学报, 2001, (11) :1775-1781
[2]   中国酸雨的分布、成因及其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J].
杨昂 ;
孙波 ;
赵其国 .
土壤, 1999, (01) :14-19
[3]   pH对酸性土壤中铝的溶出和铝离子形态分布的影响 [J].
徐仁扣 ;
季国亮 .
土壤学报, 1998, (02) :162-171
[4]   红壤中铝的形态 [J].
邵宗臣 ;
何群 ;
王维君 .
土壤学报, 1998, (01) :38-48
[5]  
土壤地理学.[M].张凤荣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6]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鲁如坤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7]  
水稻土的物理化学.[M].于天仁 著.科学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