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区高含沙水流发生频率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10
作者
廖建华 [1 ]
许炯心 [1 ]
杨永红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高含沙水流; 频率; 空间分异;
D O I
10.14042/j.cnki.32.1309.2008.02.015
中图分类号
TV143 [河流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以1964-1989年黄土高原区284个水文站的泥沙观测资料为基础,结合相应区域内自然条件与人类活动相关资料,运用空间分析及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区高含沙水流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了高含沙水流发生频率及其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区高含沙水流发生频率高值区为带状分布,呈东北-西南向,且存在3个高值中心区,分别位于111°E、40°N,107°E、36°N和104°E、34°N附近;在分析各影响因素与高含沙水流发生频率关系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多因素对高含沙水流发生频率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灌木林、丘陵旱地、有林地、黄土厚度、年平均降水量等主要影响因素对高含沙水流发生频率的相对贡献率依次为17%、4%、7%、30%、42%。
引用
收藏
页码:160 / 17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植物根系对土壤侵蚀控制机理的研究 [J].
毛瑢 ;
孟广涛 ;
周跃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6, (02) :241-243
[2]   降水—植被耦合关系及其对黄土高原侵蚀的影响 [J].
许炯心 .
地理学报, 2006, (01) :57-65
[3]   风水两相作用对黄河流域高含沙水流的影响 [J].
许炯心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09) :103-110
[4]   黄土高原植被-降水关系的临界现象及其在植被建设中的意义 [J].
许炯心 .
生态学报, 2005, (06) :1233-1239
[5]   高含沙水流河床稳定性试验研究 [J].
张欧阳 ;
张红武 ;
马怀宝 ;
董占地 ;
徐向舟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406-409
[6]   人类活动对黄河中游高含沙水流的影响 [J].
许炯心 .
地理科学, 2002, (03) :294-299
[7]   中国典型植被类型NDVI动态变化与气温、降水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J].
李晓兵 ;
史培军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0, (03) :379-382
[8]   高含沙洪水冲刷规律的探讨 [J].
梁志勇 ;
匡尚富 ;
王兆印 ;
徐永年 ;
王会让 .
泥沙研究, 1999, (06) :68-73
[9]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高含沙水流的粒度组成及其地貌学意义 [J].
许炯心 .
泥沙研究, 1999, (05) :15-19
[10]   高含沙洪水输水输沙特性及对河道的破坏作用与机理研究 [J].
张林忠 ;
江恩惠 ;
赵连军 ;
王景玲 .
泥沙研究, 1999, (04) :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