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脆弱性概念的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59
作者
王小丹
钟祥浩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四川成都
关键词
脆弱性概念; 敏感性; 稳定性; 生态脆弱带;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3.s1.005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探讨脆弱性在不同研究领域的科学含义以及对理解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启发。着重分析生态环境脆弱性概念的不同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看法和认识。论述了生态环境脆弱性与敏感性、稳定性、生态脆弱带之间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进展 [J].
姜桂华 .
世界地质, 2002, (01) :33-38
[2]   试论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及其保护 [J].
田喜洲 .
生态经济, 2001, (12) :56-58
[3]   河北省农业旱灾脆弱性区划与减灾 [J].
商彦蕊 .
灾害学, 2001, (03) :29-33+38
[4]   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新进展——脆弱性研究 [J].
商彦蕊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0, (02) :73-77
[5]   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退化生态系统 [J].
赵平 ;
彭少麟 ;
张经炜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998, (03) :179-186
[6]   波动性生态脆弱带的特征 [J].
孙武 .
中国沙漠, 1997, (02) :95-99
[7]   再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J].
史培军 .
自然灾害学报, 1996, (04) :8-19
[8]   中国的脆弱生态带与土地荒漠化 [J].
朱震达 .
中国沙漠, 1991, (04) :15-26
[9]  
泥石流风险评价[M]. - 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 刘希林, 2003
[10]   Current trends and future challenges in 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using overlay and index methods [J].
Gogu, RC ;
Dassargues, A .
ENVIRONMENTAL GEOLOGY, 2000, 39 (06) :549-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