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金寨县沙坪沟钼矿含矿岩体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33
作者
陈红瑾 [1 ]
陈衍景 [1 ,2 ]
张静 [3 ]
陈秀忠 [4 ]
张怀东 [4 ]
机构
[1]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
[3]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4] 安徽省地矿局地质队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斑岩矿床; 沙坪沟钼矿; 大别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P618.65 [钼];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0709 ; 081803 ;
摘要
安徽省金寨县沙坪沟斑岩型钼矿位于大别山东段,钼矿化与石英正长斑岩和爆破角砾岩紧密相关。石英正长斑岩和爆破角砾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16.1±2.2Ma和112.9±1.2Ma,侵位于早白垩世。两类岩石都显示出高钾、富碱、富铝的特点,属过铝质A型花岗岩,具有较高浓度的大离子亲石元素和相对低含量的高场强元素以及较低的HREE和Y、Yb含量,暗示其源于石榴石作为残留相的较深层次的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石英正长斑岩εHf(t)变化于-14.4~-12.4,分布于亏损地幔演化线之下,tDM2变化于1598~1707Ma,指示岩浆源于古老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古老下地壳可能由宽坪群(1.85~1.4Ga)组成;爆破角砾岩εHf(t)为-10.1~-2.7,tDM2为1097~1486Ma,指示物源区比斑岩更年轻,可能来自宽坪群与地幔物质的混合。以上表明,从石英正长斑岩到爆破角砾岩,成岩岩浆来源变深,由地壳为主演变为壳幔混合,形成于碰撞造山加厚地壳的减薄过程;在大地构造上,能够作为源区的地层单元皆分布于矿区以北,因此我们认为在中生代碰撞造山过程中,华北大陆板块向南俯冲到大别山之下。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4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50 条
[1]   大别山北麓钼矿床地质特征和地球动力学背景 [J].
李毅 ;
李诺 ;
杨永飞 ;
王玭 ;
糜梅 ;
张静 ;
陈红瑾 ;
陈衍景 .
岩石学报, 2013, 29 (01) :95-106
[2]   安徽沙坪沟斑岩钼矿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年龄 [J].
孟祥金 ;
徐文艺 ;
吕庆田 ;
屈文俊 ;
李先初 ;
史东方 ;
文春华 .
地质学报, 2012, 86 (03) :486-494
[3]   大别造山带沙坪沟特大型斑岩钼矿床年代学及成矿机理研究 [J].
张红 ;
孙卫东 ;
杨晓勇 ;
梁华英 ;
王波华 ;
王瑞龙 ;
王玉贤 .
地质学报, 2011, 85 (12) :2039-2059
[4]   河南省东沟超大型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J].
杨永飞 ;
李诺 ;
王莉娟 .
岩石学报, 2011, 27 (05) :1453-1466
[5]   沙坪沟斑岩型钼矿含矿岩体及其蚀变特征 [J].
张怀东 ;
王根节 ;
王波华 ;
郝越进 ;
项斌 ;
彭海辉 .
安徽地质, 2010, 20 (04) :260-266
[6]   安徽省金寨县沙坪沟斑岩型钼矿成矿地质特征 [J].
张怀东 ;
史东方 ;
郝越进 ;
王波华 .
安徽地质, 2010, 20 (02) :104-108
[7]   大别北麓汤家坪花岗斑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岩石成因的制约 [J].
魏庆国 ;
高昕宇 ;
赵太平 ;
陈伟 ;
杨岳衡 .
岩石学报, 2010, 26 (05) :1550-1562
[8]   陕西省华县金堆城斑岩型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J].
杨永飞 ;
李诺 ;
倪智勇 .
岩石学报, 2009, 25 (11) :2983-2993
[9]   华北大陆边缘造山过程与成矿研究的重要进展和问题 [J].
陈衍景 ;
翟明国 ;
蒋少涌 .
岩石学报, 2009, 25 (11) :2695-2726
[10]   安徽金寨银山钼-铅-锌多金属矿床Re-Os和有关岩浆岩40Ar-39Ar年龄测定 [J].
徐晓春 ;
楼金伟 ;
陆三明 ;
谢巧勤 ;
褚平利 ;
尹滔 .
矿床地质, 2009, 28 (05) :62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