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裂缝是特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中出现的新的开发地质属性

被引:60
作者
王友净 [1 ]
宋新民 [1 ]
田昌炳 [1 ]
石成方 [1 ]
李佳鸿 [1 ]
惠钢 [1 ]
侯建锋 [1 ]
高春宁 [2 ]
王小军 [2 ]
刘萍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动态裂缝; 特低渗透油藏; 开发地质属性; 成因机理; 注水波及体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6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基于特低渗透油田注水动态特征,提出了动态裂缝概念,探讨其成因机理及对油田开发的影响。动态裂缝是指特低渗透油藏在长期注水过程中,由于注水井近井地带憋压,当井底压力超过岩层破裂、延伸压力,岩石破裂产生的新生裂缝,或原始状态下闭合、充填的天然裂缝被激动、复活所产生的有效裂缝通道。动态裂缝受现今地应力场控制,随着注水量的增长和井底压力的升高,不断向油井方向延展,直至与油井压裂缝连通。位于JA油田同一区块内的L76-60、L88-40密闭取心井组分析表明,动态裂缝改变了特低渗透油藏水驱油渗流特征,加剧了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导致剖面动用程度降低,平面上剩余油呈连续或不连续条带状分布在裂缝两侧;动态裂缝的产生、激化延伸与注水压力、注采比以及油、水井改造措施等密切相关。基质孔渗条件可以有效形成基质驱油时,应尽可能减弱高压注水和油、水井改造规模,实现基质驱油。
引用
收藏
页码:222 / 2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低渗透油气藏爆炸压裂模拟试验及裂缝分形特征 [J].
徐鹏 ;
程远方 ;
刘新云 ;
张晓春 ;
石李保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 40 (05) :636-640
[2]   水平井复合射孔技术研究与应用 [J].
赵海华 ;
师西宏 ;
王文军 ;
刘荫忠 ;
李元斌 ;
徐波 .
测井技术, 2013, 37 (04) :445-450
[3]   复合射孔技术在新疆油田的应用 [J].
章敬 ;
杜宗和 ;
聂洪力 ;
江洪 ;
刘会娟 ;
李越 .
新疆石油地质, 2013, 34 (01) :74-76
[4]   鄂尔多斯华庆地区低渗透岩性大油区形成与分布 [J].
杨华 ;
付金华 ;
何海清 ;
刘显阳 ;
张忠义 ;
邓秀芹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6) :641-648
[5]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fracture initiation mechanisms during hydraulic fracturing[J]. Yan Tie,Li Wei and Bi Xueliang Key Laboratory of Enhanced Oil & Gas Recovery,Ministry of Education,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Daqing, Heilongjiang,163318,China.Petroleum Science. 2011(01)
[6]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特低渗透砂岩储层裂缝分布规律及其渗流作用[J]. 曾联波,高春宇,漆家福,王永康,李亮,屈雪峰.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S1)
[7]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特低渗透砂岩储层裂缝特征及成因 [J].
曾联波 ;
李忠兴 ;
史成恩 ;
王正国 ;
赵继勇 ;
王永康 .
地质学报, 2007, (02) :174-180
[8]   低渗透砂岩油气储层裂缝及其渗流特征 [J].
曾联波 .
地质科学, 2004, (01) :11-17
[9]   爆燃压裂工艺技术 [J].
黄毓林 .
油气井测试, 1993, 2 (04) :24-33
[10]   地层破裂压力预测模式的探讨 [J].
黄荣樽 .
华东石油学院学报, 1984, (04) :335-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