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台太古代麻粒岩相带的堇青石-夕线石组合:低压麻粒岩相的标志

被引:15
作者
阎月华
翟明国
郭敬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太古代麻粒岩相带; 堇青石-夕线石组合; 太古代S-型花岗岩; 变质作用P-T条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华北地台北缘麻粒岩相带中,西起贺兰山东至辽吉地区,凡有高铝变质沉积岩发育的地方几乎都普遍存在堇青石-夕线石组合,它分别出现在含堇青石石英岩、片麻岩、麻粒岩和S-型花岗岩中;堇青石-石榴石-夕线石组合也极常见。用石榴石-堇青石矿物对计算的变质作用P-T条件约5.3×10~8~7.5×10~8Pa,700~810℃,地热梯度约30~40℃/km。这些数据与共生岩石中其他矿物对所得温压条件基本一致。堇青石-夕线石组合是低压变质作用的标志。因此该麻粒岩相带大部分属于低压麻粒岩相。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6+102 +10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曹庄群中几种少见岩石及其地质意义 [J].
阎月华 ;
李万兵 ;
J.D.Sills .
岩石学报, 1991, (02) :19-27
[2]   鞍本地区鞍山群变质矿物及变质作用 [J].
翟明国 ;
J.D.Sills ;
B.F.Windley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0, (02) :148-158
[3]   冀东迁西地区早太古代麻粒岩的矿物学和结晶的P-T条件 [J].
张儒瑗 ;
从柏林 .
中国科学, 1981, (07) :855-868
[4]  
Fe-Mg cordierite stability in high-grade pelitic rocks based on experimental, theoretical, and natural observations[J] . M. J. Holdaway,Sang Man Lee.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77 (2)
[5]  
A note on the calibration of the garnet-cordierite geothermometer and geobarometer[J] . K. L. Currie.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7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