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地太子参中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19
作者
林茂 [1 ,2 ]
郑炯 [1 ]
杨琳 [2 ]
陈娅娅 [2 ]
王沁 [2 ]
吴明开 [2 ]
朱国胜 [2 ]
阚健全 [1 ]
机构
[1]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2]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太子参; 不同产地; 化学成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4.1 [化学分析与鉴定];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太子参中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原子吸光光谱法测定微量元素Cu、Fe、Zn、Mn、C a、M g、S e、C o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皂苷的含量;G C-M S分析鉴定挥发性提取物。结果:贵州施秉产太子参中Fe、Mn、Mg、Ca、Co和皂苷含量最高;福建柘荣产太子参中Zn和Se含量最高、浙江磐安产太子参中Cu和多糖含量最高、挥发性化合物组分之间没有较大差异,但各组分含量因产地不同而有一旦差异,浙江磐安产太子参鉴定出29种,贵州施秉产太子参鉴定出28种,福建柘荣产太子参鉴定出25种挥发性化合物。结论:太子参化学成分及含量受种植环境和品种类型的影响,贵州具有适宜太子参生长的土壤和气候。
引用
收藏
页码:204 / 20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植物生理学实验手册.[M].薛应龙 主编;上海植物生理学会 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2]   黔东南州太子参种植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及污染评价 [J].
杨春 ;
杨金笛 ;
成红砚 .
贵州农业科学, 2010, 38 (02) :196-198
[3]   太子参多糖含量分析及其动态研究 [J].
强静 ;
房克慧 ;
刘训红 ;
宋建平 ;
王丽娟 ;
曾艳萍 .
时珍国医国药, 2009, 20 (09) :2238-2240
[4]   栽培太子参块根中皂苷的组织化学定位及其含量变化 [J].
彭华胜 ;
刘文哲 ;
胡正海 ;
张玲 .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2009, 42 (01) :1-10
[5]   太子参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J].
刘义宁 ;
易骏 ;
陈体强 .
时珍国医国药, 2009, 20 (01) :50-51
[6]   太子参(柘参1号)的化学成分 [J].
李滢 ;
杨秀伟 .
中国中药杂志, 2008, (20) :2353-2355
[7]   黔东南州种植太子参的气候生态适宜性分区 [J].
梁平 ;
王洪斌 ;
龙先菊 ;
卢君 ;
袁芳菊 .
中国农业气象, 2008, (03) :329-332
[8]   太子参的生物学与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J].
彭华胜 ;
刘文哲 ;
胡正海 .
中草药, 2008, (03) :470-473
[9]   太子参化学成分研究 [J].
张健 ;
李友宾 ;
王大为 ;
殷志琦 ;
段金廒 .
中国中药杂志, 2007, (11) :1051-1053
[10]   太子参多糖及皂苷的积累动态研究 [J].
闫亮 ;
秦民坚 ;
贺定翔 ;
郭璐 ;
黄文哲 ;
冉光伦 ;
郑建立 .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5, (06)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