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盐碱地白蜡人工林的小气候效应

被引:6
作者
沈运扩
董智
王丽琴
张志鹏
邵水仙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山东省土壤侵蚀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泰山森林生态站
关键词
白蜡人工林; 动力效应; 热力效应; 水文效应; 滨海盐碱地;
D O I
10.16843/j.sswc.2014.03.011
中图分类号
S716.3 [森林气候];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以滨海盐碱地白蜡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旷野裸地为对照,采用定位观测的方法,研究白蜡人工林的动力、热力和水文等小气候效应,以期为滨海盐碱地人工造林的生态影响评价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林内太阳辐射、风速、土壤温度、土壤湿度明显低于旷野;空气相对湿度林内显著高于旷野;而林内空气温度春季高于旷野,夏秋季则低于旷野。林带防风效应和遮荫效应在夏季发挥最好,分别可达77.87%和67.50%,气温最高可降低0.40℃,空气相对湿度可增加7.59%18.61%。林内不同小气候因子间极显著相关,且气温和土温的相关性最好。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造林技术研究.[D].李秀芬.北京林业大学.2012, 06
[2]  
城市森林小气候效应的研究.[D].陈佳瀛.华东师范大学.2006, 10
[3]   策勒绿洲-沙漠过渡带小气候的空间差异 [J].
毛东雷 ;
雷加强 ;
李生宇 ;
再努拉热和木吐拉 ;
王翠 ;
周杰 .
中国沙漠, 2013, 33 (05) :1501-1510
[4]   辽河三角洲泥质海岸防护林小气候效益研究 [J].
王岩 ;
魏忠平 ;
潘文利 ;
范俊岗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1, (04) :65-68+73
[5]   黄土高原人工植被对局地小气候影响的效应研究 [J].
徐丽萍 ;
杨改河 ;
冯永忠 ;
杜英 ;
韩新辉 .
水土保持研究, 2010, 17 (04) :170-175+179
[6]   东部山区次生林林窗小气候变化动态——以辽东山区次生林人工小林窗为例(英文) [J].
朱教君 ;
谭辉 ;
李凤芹 ;
陈梅 ;
张金鑫 .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7, (03) :167-173+249
[7]   我国森林小气候的研究现状 [J].
陈宏志 ;
胡庭兴 ;
龚伟 ;
王景燕 ;
肖波 .
四川林业科技, 2007, (02) :29-32+28
[8]   川西亚高山白桦林小气候的时空动态特征 [J].
张远彬 ;
王开运 ;
鲜骏仁 ;
胡庭兴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6, (03) :297-303
[9]   荒漠河岸林胡杨和柽柳群落小气候特征研究 [J].
司建华 ;
冯起 ;
张小由 ;
苏永红 ;
吉喜斌 .
中国沙漠, 2005, (05) :668-674
[10]   上海外环林带小气候效应的研究(Ⅰ) [J].
陈佳瀛 ;
宋永昌 ;
王爱民 .
生态环境, 2005, (01) :6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