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对我国荒漠化的影响

被引:115
作者
慈龙骏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
关键词
荒漠化; 全球变化; 中国干旱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本文根据当前国内外科学家们对全球变化的研究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决议第12款,"荒漠化"的定义,探讨全球变化对我国土地荒漠化的影响。文中利用我国700多个气象站点30年的平均气象资料,采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监测系统/全球资料数据库方案活动中心以及国际上广泛应用的Thornthwaite计算PE与气候分类方法,计算和绘制了当CO_2倍增、气温升高1.5-4.5℃时我国干旱区、半干旱区及半湿润干旱区(Arid,semi-aridanddrysub-humidareas)分布变化的图表,同时利用我国北方160个气象台站近40年连续记录的气象资料,进行滑动平均,计算和绘制了干旱、半干旱区的最近40年来气温变暖及干湿变化的趋势图,分析了在全球变化下如果工业发展和其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未来30-50年我国土地荒漠化的发展趋势,为我国荒漠化监测预报和防治提供依据和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289 / 303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全球荒漠化防治现状及发展趋势 [J].
王礼 .
世界林业研究, 1994, (01) :10-14+45+16-17
[2]   西北干旱区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分布和减灾措施 [J].
赵松乔 .
中国沙漠, 1991, (04) :7-14
[3]   中国沙漠形成演化的初步研究 [J].
董光荣 ;
李森 ;
李保生 ;
王跃 ;
闫满存 .
中国沙漠, 1991, (04) :27-36
[4]   中国的脆弱生态带与土地荒漠化 [J].
朱震达 .
中国沙漠, 1991, (04) :15-26
[5]   中国干旱气候划分及其特征 [J].
徐淑英 .
地理科学, 1991, (01) :1-9+99
[6]   五个全球大气海洋环流模式模拟二氧化碳增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J].
赵宗慈 .
大气科学, 1990, (01) :118-127
[7]   植被的PE(可能蒸散)指标与植被-气候分类(二)——几种主要方法与PEP程序介绍 [J].
张新时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89, (03) :197-207
[8]   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性气候变化及其对我国自然、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能影响 [J].
叶笃正 .
中国科学院院刊, 1986, (02) :11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