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术后不同复位质量的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9
|
作者
王颖 [1 ]
马剑雄 [1 ]
柏豪豪 [1 ]
卢斌 [1 ]
孙磊 [1 ]
王岩 [1 ]
田爱现 [1 ]
董本超 [1 ]
秦国宁 [1 ]
靳洪震 [1 ]
李岩 [1 ]
马信龙 [1 ]
机构
[1] 天津市天津医院(天津大学天津医院)骨科研究所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复位质量; 空心螺钉; 生物力学;
D O I
10.16156/j.1004-7220.2021.02.018
中图分类号
R687.3 [骨骼手术]; R318.01 [生物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31 ;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探究股骨颈骨折术后不同复位质量的力学特性。方法选用Sawbones人工合成股骨模型3例,将2例造模成为Pauwel Ⅲ型股骨颈骨折,并在骨折模型上以倒三角方式置入3颗空心螺钉,用以固定骨折,并保持不同复位质量(定义为模型1、2);另外1例模型为无骨折模型,即不进行任何造模操作(定义为完整模型);在力学试验机上对股骨模型进行垂直载荷加载。结果当股骨头位移达到4 mm时,完整模型和模型1、2承受的平均载荷分别为(236.30±5.35)、(196.57±3.56)、(69.50±2.95) N,3组载荷具有显著性差异。当股骨头位移达到5 mm时,完整模型和模型1、2承受的平均载荷分别为(276.7±3.40)、(232.93±2.64)、(80.83±4.54) N,3组载荷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股骨颈骨折术后复位质量越差,股骨承受应力的能力越弱,术后康复过程中并发骨不愈合、再骨折、股骨头坏死的机率越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84 / 28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 [1] 不同固定方式对股骨颈骨折固定效果的影响
    魏文卿
    崔海坡
    陈舰
    程云章
    程千莉
    [J]. 医用生物力学, 2020, 35 (02) : 216 - 222
  • [2] 复杂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3种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研究
    施慧鹏
    孙辉
    胡海
    王挺
    高悠水
    李晓林
    王成焘
    [J]. 医用生物力学, 2018, 33 (02) : 126 - 130
  • [3] Gamma钉与InterTan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比较
    匡明杰
    马剑雄
    董强
    孙磊
    卢斌
    王颖
    赵杰
    付林
    何伟伟
    马信龙
    [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7, 19 (08) : 708 - 713
  • [4]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前倾角变化对股骨近端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蔡跃波
    唐迎春
    李建赤
    徐自强
    [J]. 中国当代医药, 2016, 23 (01) : 107 - 109
  • [5] 生物力学因素在股骨头坏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汪松
    张弢
    马信龙
    张弸羽
    [J]. 山东医药, 2015, 55 (11) : 89 - 91
  • [6] 股骨距的解剖与生物力学研究
    夏春波
    秦小云
    沈洪涛
    李建全
    刘源劼
    张幸
    兰羚元
    程先雄
    [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0, 29 (04) : 448 - 450
  • [7] Sawbones人工合成骨和尸体骨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
    姜滔
    吕一
    沈建国
    王昌兴
    [J]. 中医正骨, 2010, 22 (05) : 15 - 18
  • [8] 青少年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原因分析
    刘明伟
    黄海滨
    廖小波
    李金溢
    杜敏东
    [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12 (05) : 187 - 188
  • [9] 股骨颈骨折愈合后再发头坏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夏新权
    刘劲
    胡波
    [J]. 中国现代医生, 2009, 47 (36) : 30 - 31
  • [10] 股骨小转子X线测量及临床意义
    张奇
    宋朝晖
    李西成
    陈伟
    [J]. 河北医药, 2007, (04) : 366 -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