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作稻田和垄作养鱼稻田土壤结构与肥力特征研究

被引:14
作者
魏朝富
车福才
高明
邓春
机构
[1] 西南农业大学土化系
关键词
soil structure; soil fertility; paddy field; pisciculture;
D O I
10.13292/j.1000-4890.1989.000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水稻半旱式垄作栽培技术(又称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的推广运用为稻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尤其是稻田高产养鱼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它比较合理地解决了传统淹水平作水稻和传统稻田养鱼中存在的种稻与蓄水,种稻与养鱼,养鱼与晒田,养鱼与化肥、农药施用,水稻与杂草,水稻与病虫等方面的问题,水稻增产显著,成鱼产量大幅度提高,一般可达750—2250kg·ha-1,高者3750kg·ha-1以上。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成倍增加,势必对稻田生境和土壤肥力产生影响。因此,搞清楚传统淹水平作稻田起垄后的垄作稻田和垄作养鱼稻田的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的变化规律,对指导开发稻田资源,实现稻鱼双丰收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半旱式稻鱼兼作高产经验 [J].
朱明清 ;
叶幼碧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87, (S2) :168-169
[2]   稻田生态系统潜在生产力的探讨 [J].
杜洪作 ;
朱自均 ;
杨安贵 ;
王和蔼 ;
魏清和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87, (01) :9-14
[3]   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的研究 [J].
谢德体 ;
魏朝富 ;
黄昭贤 ;
郎家文 .
耕作与栽培, 1986, (06)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