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茎秆性状与抗倒伏及产量因子的关系

被引:40
作者
黄艳玲
石英尧
申广勒
石扬娟
王维刚
陈多璞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水稻; 茎秆性状; 抗倒伏; 产量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22个水稻品种(组合)为材料,研究水稻茎秆性状与抗倒性和产量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株高与倒伏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壁厚、抗折力、节间粗和单位节间干重与倒伏指数多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各节的抗折力与节间粗、壁厚和单位节间干重多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秆长和节间长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基部3个伸长节间的节间长度、壁厚、粗度和单位节间干重与千粒重多呈正相关,多数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秆壁粗壮厚实可以孕育大穗,并适当控制株高,对高产抗倒品种的培育有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03 / 20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水稻抗倒伏特性及其与茎秆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J].
申广勒 ;
石英尧 ;
黄艳玲 ;
石扬娟 ;
王维刚 ;
张从合 ;
陈多璞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12) :58-62
[2]   不同栽培条件对水稻茎秆生化成分的影响 [J].
郭玉华 ;
朱四光 ;
张龙步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2) :89-91
[3]   水稻茎秆性状与抗倒性的关系 [J].
杨惠杰 ;
杨仁崔 ;
李义珍 ;
姜照伟 ;
郑景生 .
福建农业学报, 2000, (02) :1-7
[4]   水稻倒伏及栽培技术对策 [J].
吴耀民 ;
卓亚男 .
垦殖与稻作, 1999, (03) :12-14
[5]   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和方法 [J].
杨守仁,张龙步,陈温福,徐正进,王进民 .
中国水稻科学, 1996, (02) :115-120
[6]   水稻倒伏对产量影响及倒伏和株高关系的研究 [J].
李荣田,姜廷波,秋太权,崔成焕,龚振平 .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6, (01) :13-17
[7]   水稻不同穗型群体冠层光分布的比较研究 [J].
徐正进 ;
陈温福 ;
张龙步 ;
杨守仁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0, (04) :10-16
[8]   水稻茎秆抗倒性的研究 [J].
孙旭初 .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04) :32-37
[9]  
水稻倒伏的原因及危害的对策. 李文熙. . 1991
[10]  
Case studies on highyields of pad-dy rice in Jiangsu Province,ChinaⅡanalysis of characters related to lodging Japan. Amano,T,Zhu Q S,Wang Y I.et al. Crop Science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