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桑叶中6种指标成分的含量

被引:4
作者
邓明慧 [1 ]
冯玉 [1 ]
路娟 [2 ]
柴瑞平 [2 ]
赵颖 [2 ]
俞月 [2 ]
吕欣锴 [2 ]
陈曦 [2 ,3 ]
李海涛 [3 ]
机构
[1] 山东中医药大学
[2]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3]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
关键词
桑叶; 波长切换; 超高效液相色谱; 多成分含量测定; 芦丁; 绿原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4.1 [化学分析与鉴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桑叶中新绿原酸、隐绿原酸、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的含量。方法以Waters BEH shield RP18为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乙腈(A)-0.1%磷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40℃,全波长扫描(190~400 nm),波长切换(0~3min,325 nm,检测新绿原酸、隐绿原酸、绿原酸;3~8 min,358 nm,检测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结果桑叶中新绿原酸、隐绿原酸、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6种活性成分在8 min内分离效果理想,质量浓度分别在17.24~33.91μg/ml(r=0.999),23.01~45.68μg/ml(r=0.999),50.93~121.93μg/ml(r=0.999),11.91~54.11μg/ml(r=0.999),13.99~60.00μg/ml(r=0.999),4.83~24.67μg/ml(r=0.99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99.28%~103.75%,RSD≤3.3%,供试品溶液在室温条件下24 h内稳定,RSD<2.4%。11个不同产地桑叶中新绿原酸、隐绿原酸、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6个成分的含量分别为0.86~1.7,1.15~2.28,2.55~6.10,0.60~2.71,0.70~3.00,6.1~16.97 mg/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专属性强,可为桑叶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提高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经霜对桑叶黄酮类成分积累影响的分子机制研究[D]. 于小凤.江苏大学 2018
[2]  
经霜对桑叶黄酮类成分积累影响的分子机制研究[D]. 于小凤.江苏大学 2018
[3]  
桃仁、桑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 陈晓燕.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4
[4]  
桃仁、桑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 陈晓燕.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4
[5]  
Antioxidant and xanthine oxidase inhibitory properties and LC-MS/MS identification of compounds of ethanolic extract from Mulberry leaves. Wan L,Chen G,Jian S,et al. Acta Sci Pol Technol Aliment . 2018
[6]  
中国植物志[M]. 科学出版社 , 黄成就等 编著, 1998
[7]  
中国植物志[M]. 科学出版社 , 黄成就等 编著, 1998
[8]   桑叶功能基因表达水平与多酚类成分积累的关联分析 [J].
刘薇 ;
王阿娜 ;
万德光 ;
裴瑾 .
中成药, 2015, (08) :1747-1751
[9]   桑叶功能基因表达水平与多酚类成分积累的关联分析 [J].
刘薇 ;
王阿娜 ;
万德光 ;
裴瑾 .
中成药, 2015, (08) :1747-1751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国家药典委员会,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