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探讨针灸四关穴治疗偏头痛的机制

被引:36
作者
梁晓瑜 [1 ]
张中平 [2 ]
谭景斐 [1 ]
机构
[1] 广州中医药大学
[2] 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 针灸; 四关穴; 偏头痛; 降钙素原基因相关肽; 5-羟色胺; 大脑血流速度; 疗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6.6 [神经精神病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基于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NF-κB)探讨针灸四关穴治疗偏头痛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四关穴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2组症状积分、临床疗效、NF-κB信号通路及其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降钙素原基因相关肽(CGRP)、VAS评分、症状持续时间、发作频率、NF-κB、环氧合酶抑制剂(COX-2)、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一氧化氮合酶(iNO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β-内啡肽(β-EP)和5-羟色胺(5-HT)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72%,高于对照组的7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关穴能改善NF-κB信号通路,改善大脑动脉血流速度,从而改善偏头痛症状。
引用
收藏
页码:1205 / 120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针刺“头四关穴”治疗偏头痛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刘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 04
[2]  
电针“四关”穴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的临床观察.[D].杨旭光.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 12
[3]  
基于循证医学的针刺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评价.[D].李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 04
[4]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郑筱萸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5]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J].
李培宏 .
内蒙古中医药, 2020, 39 (02) :128+153-128
[6]   清肝养血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肝阳上亢证临床疗效及对脑血流速度的影响 [J].
钟岩 ;
卢明 ;
王华政 ;
刘宇明 .
河北中医, 2019, 41 (07) :1038-1041+1075
[7]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抗体治疗偏头痛 [J].
于生元 ;
陈小燕 .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9, 22 (08) :785-789
[8]   针灸疗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自主神经功能改善观察 [J].
张琴 ;
丁玉杰 .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 7 (21) :158-158
[9]   川菊止痛胶囊对偏头痛大鼠脑组织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J].
李凤金 ;
霍金海 ;
张树明 ;
王博 ;
王顺 .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9, 35 (03) :133-137
[10]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的研究状况 [J].
李霖 ;
王小莹 ;
李楠 ;
张晗 .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9, 35 (10) :1071-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