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城镇化研究

被引:126
作者
李爱民
机构
[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心
关键词
半城镇化; 户籍人口; 非本地城镇户籍人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基于全国第六次普查数据研究我国31个省(市、区)和288个地级以上城市半城镇化特点、形成机制以及解决路径。研究表明:全国80%以上的地级以上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半城镇化现象,且高常住人口城镇化往往伴随高半城镇化和低户籍人口城镇化。半城镇化呈现由西向东逐渐加重的趋势,华南地区半城镇化程度最高,东北、西南最低。东部地区以高、中度半城镇化为主,中部地区以中、低半城镇化为主,西部地区以低、中度半城镇化为主。随着城镇常住人口的增加,半城镇化程度由轻向重转变。省会以上城市中,半城镇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是上海,其次是广州、乌鲁木齐。非省会城市中,半城镇化程度最高的是深圳,其次是东莞。半城镇化最低、户籍人口城镇化最高的地级市为伊春。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9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城镇化建设的两大突出问题:半城镇化人口与土地使用 [J].
傅志华 ;
刘保军 ;
赵大全 .
地方财政研究 , 2012, (04) :18-21
[2]   半城市化: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两类异化现象研究 [J].
何为 ;
黄贤金 .
城市规划学刊, 2012, (02) :24-32
[3]   中国农村人口“半城市化”研究 [J].
刘淑春 ;
李魁 .
中国城市经济, 2010, (08) :266-267
[4]   经济发达地区半城市化现象实证研究——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 [J].
曹国华 ;
张培刚 .
规划师, 2010, (04) :78-83
[5]   杭州市半城市化地区空间分布变化 [J].
刘盛和 ;
张擎 .
地理研究, 2008, (05) :982-992
[6]   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流动人口分布特征分析 [J].
鲍常勇 .
人口研究, 2007, (06) :67-75
[7]   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 [J].
王春光 .
社会学研究, 2006, (05) :107-122+244
[8]   半城市化地区形成的动力机制与发展前景初探——以浙江省绍兴县为例 [J].
刘盛和 ;
叶舜赞 ;
杜红亮 ;
陆翔兴 .
地理研究, 2005, (04) :601-610+656
[9]   中国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研究重点 [J].
刘盛和 ;
陈田 ;
蔡建明 .
地理学报, 2004, (S1) :101-108
[10]   作为市场化的人口流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 [J].
蔡昉 ;
王德文 .
中国人口科学, 2003, (05) :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