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和播期对薏苡产量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30
作者
杨念婉
李艾莲
陈彩霞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薏苡; 种植密度; 播期; 产量构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薏苡在北方地区的高产栽培和育种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排列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播期对薏苡产量的影响,利用通径分析对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播期对薏苡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种植密度为8.25万株/hm(2株行距40cm×60cm)时薏苡的产量最高,若考虑经济效益,则最优种植密度为4.05万株/hm(2株行距60cm×80cm),适宜播期在4月27日左右。通径分析表明,单株粒数和百粒重是影响薏苡产量的首要因素,应作为育种中的首选指标;分蘖数和结实率对产量具有较大的间接增加作用,可通过栽培中对密度的调节得以提高,从而获得薏苡高产。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5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薏苡仁的研究新进展 [J].
胡少华 ;
肖小年 ;
易醒 ;
张建平 .
时珍国医国药, 2009, 20 (05) :1059-1060
[2]   不同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薏苡产量的影响 [J].
陈雄鹰 .
福建农业科技, 2008, (03) :58-59
[3]   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薏苡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J].
林炎照 .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06) :217-221
[4]   薏苡仁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J].
温晓蓉 .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03) :135-138
[5]   中国薏苡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J].
杨万仓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5) :188-191
[6]   我国薏苡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J].
高微微 ;
赵杨景 ;
何春年 .
中草药, 2006, (02) :293-295
[7]   薏苡细胞遗传学及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J].
姚凤娟 ;
袁继超 .
耕作与栽培, 2004, (04) :3-6
[8]   迟熟型薏苡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附视频 [J].
林伟群 ;
梅晓青 ;
苏为津 ;
彭作生 .
浙江农业科学, 2002, (02) :9-11
[9]   薏苡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J].
张聿梅 ;
杨峻山 ;
赵杨景 ;
李先恩 .
中国药学杂志, 2002, (01) :10-13
[10]   薏苡仁油抗肿瘤作用研究 [J].
陆蕴 ;
张仲苗 ;
章荣华 .
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9, (06) :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