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对农地抵押市场双重效应研究——以浙江农地抵押改革试点区为例

被引:14
|
作者
俞滨 [1 ]
郭延安 [1 ]
机构
[1]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关键词
农地产权制度改革; 农村金融机构; 农业经营主体; 农地抵押;
D O I
10.14167/j.zjss.2018.04.003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对农地抵押的供给和需求会产生双重效应,其作用结果不仅关系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效果,而且关乎农地金融政策导向。本文基于浙江农地抵押改革试点区——宁波市江北区和丽水市松阳县的实地调研数据,建立效用函数行为模型,分析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对农地抵押供给方(农村金融机构)和需求方(农业经营主体)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首先,有意向开展农地抵押的区域,应该重点夯实农地确权颁证、培育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这两项基础性工作,完成权证的信息化管理。其次,在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发育成熟的区域,重点实施农地抵押融资的配套性制度;在经济发展水平较差、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发育不成熟的区域,开展农地抵押应循序渐进,先期重点调整产业布局、明晰农地产权,后期重点培育农村产权交易市场。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6 +155-15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