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芜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132
作者
王元龙
张旗
王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南京-芜湖地区; 早白垩世; 火山岩; 橄榄玄粗岩系; 埃达克质岩; 地球化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4 [喷出岩(火山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宁芜早白垩世火山岩由中基性成分组成,与碱性玄武岩比较,火山岩贫Ti、Fe,富K和LREE,Na2O/K2O近似等于1,在SiO2-K2O图中龙王山组的全部和大王山组的大部落入橄榄玄粗岩区域,属于橄榄玄粗岩系列,为富集LILE和水的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宁芜火山岩产于板内环境,富钾质岩浆的形成可能与软流圈地幔上涌和岩石圈的伸展-减薄或裂谷作用有关。宁芜火山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Ti、Nb(Ta)具负异常。宁芜火山岩底部的龙王山组和主体大王山组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大王山组相比,前者更富Rb、Ba、K,而相对贫LREE(La、Ce、Nd)、Eu、Sr、ISr较高,εNd(t)较低。由于龙王山组层位低,大王山组层位高,不可能解释为分离结晶作用的结果,而只能说明在火山岩喷发的早期阶段(龙王山组),岩浆穿过陆壳上升过程中与围岩发生过混染作用,从围岩中带入较多的K、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从而使得ISr较高和εNd(t)较低。龙王山组SiO2-K2O不具相关性也说明陆壳混染的影响。至宁芜火山岩喷发的极盛时期(大王山组),岩浆与围岩的混染程度降低,ISr和Nd(t)值更接近岩浆的初始组成。据了解,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许多晚中生代的埃达克质岩出露,埃达克质岩来自加厚的陆壳底部,需要很高的温度才能使下地壳基性岩发生部分熔融。宁芜
引用
收藏
页码:565 / 57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八达岭花岗杂岩的组成、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J].
王焰 ;
张旗 .
岩石学报, 2001, (04) :533-540
[2]   中国东部燕山期埃达克岩的特征及其构造-成矿意义 [J].
张旗 ;
王焰 ;
钱青 ;
杨进辉 ;
王元龙 ;
赵太平 ;
郭光军 .
岩石学报, 2001, (02) :236-244
[3]   燕山中晚期的中国东部高原:埃达克岩的启示 [J].
张旗 ;
钱青 ;
王二七 ;
王焰 ;
赵太平 ;
郝杰 ;
郭光军 .
地质科学, 2001, (02) :248-255
[4]   湘东南中生代花岗闪长质小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J].
王岳军 ;
范蔚茗 ;
郭锋 ;
李旭 .
岩石学报, 2001, (01) :169-175
[5]   大兴安岭南段晚中生代双峰式火山作用 [J].
郭锋 ;
范蔚茗 ;
王岳军 ;
林舸 .
岩石学报, 2001, (01) :161-168
[6]   粤西阳春中生代钾玄质侵入岩及其构造意义:Ⅱ .微量元素和Sr- Nd同位素地球化学 [J].
李献华 ;
周汉文 ;
刘颖 ;
李寄嵎 ;
陈正宏 ;
于津生 ;
桂训唐 .
地球化学, 2001, (01) :57-65
[7]   陆壳垂向增生的两种方式:以大兴安岭为例 [J].
邵济安 ;
韩庆军 ;
张履桥 ;
牟保磊 ;
乔广生 .
岩石学报, 1999, (04) :600-606
[8]   江苏白垩纪陆相层序地层研究 [J].
岳文浙 ;
丁保良 .
火山地质与矿产, 1999, (04) :287-344
[9]   浙闽沿海早白垩世玄武岩锶、钕、铅同位素特征——古老富集型地幔的证据 [J].
杨祝良 ;
沈渭洲 ;
陶奎元 ;
沈加林 .
地质科学, 1999, (01) :62-71
[10]   安徽沿江地区橄榄安粗岩系的特点和成因——大陆橄榄安粗岩系一例 [J].
邢凤鸣 ;
徐祥 .
安徽地质, 1998, (02) :8-9+11-12+14-16+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