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涡旋与南海夏季风爆发

被引:15
作者
谢安
刘霞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暴雨监测和预测国家实验室
关键词
南海夏季风爆发,赤道涡旋,东亚爆发涡,105°E越赤道气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4 [热带气象];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文中应用1979-1995年共17a的850hPa风场资料和NOAA卫星的OLR资料,分析了南海夏季风爆发的特征。证实南海夏季风爆发,落后于同纬度的中南半岛和菲律宾岛屿地区。但在南海的东部和西部,季风爆发几乎是同时的,具有某种驻波的特征。文中还证实,大多数年份的4,5月间在105°E附近有赤道涡旋形成,这个涡旋引导它上游的赤道西风或南半球西风进入南海南部,为南海的季风爆发创造有利条件。这种涡旋不活跃的年份,季风爆发往往偏晚。它们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4月中旬,这个涡旋的形成和105°E越赤道气流的初步建立是同时的。进入5月份,这支越赤道气流逐渐加强。南海夏季风的活动与这支气流可能关系密切。如果称位于105°E附近的赤道涡旋为东亚的爆发涡旋,它显然与南亚季风的情况有较大差别。南亚的爆发涡旋与季风爆发的关系是直接的,而在东亚,则是间接的,这也说明了东亚季风比南亚季风更具有复杂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actional coverage of high cloud and rainfall accumulations during GATE over the B-scale array. Arkin P A. Monthly Weather Review . 1979
[2]  
Structure of an Indian summer monsoon system with a periode around 40 days. Yasunari T. Journal of the Meteor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 .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