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的AFLP分析

被引:9
作者
杨淞
叶星
卢迈新
黄樟翰
白俊杰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 荷那龙罗非鱼; AFLP; 遗传多样性;
D O I
10.16441/j.cnki.hdxb.2006.06.018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运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检测了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和荷那龙罗非鱼(Oreochromishornorum)的种群遗传多样性。提取2种鱼的基因组DNA,经EcoRⅠ和MseⅠ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并加接头,从16对选扩引物组合中选出3对扩增结果较好的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PAGE胶电泳、银染,检测其多态性。3对引物在2种罗非鱼的40个个体中共扩增出94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6条,占总扩增条带的80.9%,2个群体的多态性条带比例分别为71.6%和52.4%。根据Nei氏(1978)统计分析得出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种群内遗传相似系数为0.765,荷那龙罗非鱼的为0.821,表明2个罗非鱼种群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种群内遗传多样性相对更高些。2种罗非鱼的种间遗传距离为0.279,推测该杂交组合可能具有杂种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937 / 940+980 +98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用AFLP方法分析中国对虾抗病选育群体的遗传变异 [J].
岳志芹 ;
王伟继 ;
孔杰 ;
戴继勋 .
水产学报, 2005, (01) :13-19
[2]   牙鲆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J].
张全启 ;
徐晓斐 ;
齐洁 ;
王兴莲 ;
包振民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5) :816-820
[3]   紫红笛鲷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J].
张俊彬 ;
黄良民 .
热带海洋学报, 2004, (05) :50-55
[4]   AFL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J].
李珊 ;
赵桂仿 .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05) :830-836
[5]   栉孔扇贝不同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J].
潘洁 ;
包振民 ;
赵洋 ;
胡晓丽 ;
万俊芬 ;
李桢 .
高技术通讯, 2002, (12) :78-82
[6]   福建官井洋大黄鱼AFLP指纹多态性的研究 [J].
王志勇 ;
王艺磊 ;
林利民 ;
邱淑贞 ;
本信明 .
中国水产科学, 2002, (03) :198-202
[7]   利用AFLP指纹技术研究中国沿海真鲷群体的遗传变异和趋异 [J].
王志勇 ;
王艺磊 ;
林利民 ;
洪惠馨 ;
张雅芝 ;
邱淑贞 ;
岡本信明 .
水产学报, 2001, (04) :289-293+386
[8]   核酸电泳银染技术及干胶制备的改良 [J].
赵菲 ;
张素娟 ;
蒋胜辉 .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1999, (05) :401-401
[9]   RAPD技术在鱼类杂种优势研究中的应用 [J].
董在杰 ;
夏德全 ;
吴婷婷 ;
杨弘 ;
王涛 .
中国水产科学, 1999, (01) :38-41
[10]   应用分子标记差异性预测作物杂种优势的研究进展 [J].
李春丽 .
遗传, 1997, (01) :50-52